劉桂芳在手機前看得目瞪口呆。
她沒想到胡月手段那般高明,竟能精準抓住中老年男性的心理——素顏示弱、梨花帶雨的模樣,配上“替粉絲道歉”的苦情戲碼,簡直是為這個群體量身定製的表演。
胡月背後顯然有專業的公關團隊在操縱輿論環境。
直播間的評論區突然湧現出一批整齊劃一的留言:
【月月太善良了】
【這才是正能量主播】
【支持月月,抵製網絡暴力】
這些評論的發布時間和措辭都出奇地一致,明顯是水軍在帶節奏。
劉桂芳注意到,就連那些打賞的“土豪大叔”們,賬號都是新注冊的,個人資料一片空白。
最諷刺的是,胡月一邊抹著眼淚說“不要打賞”,一邊卻讓助理在屏幕下方不斷更新打賞排行榜,還特意點名感謝幾位出手闊綽的“大哥粉”。
這場精心設計的苦情戲,不僅成功轉移了輿論焦點,還讓胡月賺得盆滿缽滿。
劉桂芳苦笑著關掉了直播。
她終於明白,在這場博弈中,自己不過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而胡月團隊這波操作,堪稱危機公關的教科書級案例——既立了“勇於擔當”的人設,又收割了新的粉絲群體,可謂一舉多得。
而她自己就算重生一世,也根本比不過那些專業的營銷團隊。
胡月之前還讓自己介紹她入行,沒想到還沒一個月,她擁有了一個兩百萬粉絲的賬號。
“嗬,演技倒是進步神速。”她自嘲地搖搖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手機屏幕。
突然,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過腦海——既然單打獨鬥拚不過團隊運作,為什麼不直接成立一個機構呢?
劉桂芳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公司,都是通過批量孵化網紅、整合資源來獲取議價權的。
於是拿起筆快速在筆記本上列出一些要點。
她想起前世自己差點被騙去的那家直播基地——號稱“三個月打造百萬網紅”,實則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血汗工廠。
那些主播們每天直播12小時,嗓子啞了就打封閉針,業績不達標就要被罰做深蹲。
最諷刺的是,合同裡還寫著“自願加班”的條款。
短視頻行業就像一麵雙棱鏡,既能折射出精彩紛呈的正能量內容,卻也時常映照出嘩眾取寵的浮躁生態。
那些用心創作的優質博主,或傳授知識,或分享生活智慧,確實能帶給觀眾啟發與收獲。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流量至上的大環境下,更多賬號選擇走捷徑——有的靠誇張表演博關注,有的用低俗內容吸眼球,甚至不惜製造爭議話題來換取熱度。
正當她想得入迷時,突然感到一陣熟悉的木質香氣縈繞鼻尖。
程朗從背後輕輕圈住她,下巴抵在她肩頭,溫熱的呼吸拂過耳畔:“想什麼呢,這麼入迷?我都叫了你三聲了。”
劉桂芳這才回過神來,下意識抓住程朗環在她腰間的手。
“在想事情,心裡有個想法。”她放鬆地靠進他懷裡,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轉過身......
喜歡重生歸來踹渣男,再寵女兒一百年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踹渣男,再寵女兒一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