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師徒三人吃過早飯,便精神抖擻地離開了旅館。
洛陽的街頭熱鬨非凡,陽光灑在青石板路上,映照出這座古城的勃勃生機。
行人往來穿梭,街邊店鋪林立,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充滿煙火氣的樂章。
我們沿著街道漫步前行,儘情感受著這座古城的獨特魅力。
路過一個寬闊的廣場,廣場一側圍了不少人,人群中不時傳出孩子們的歡呼和驚歎聲。
我們走近一看,原來是一位老者在繪製糖畫,他的麵前擺著一個轉盤,上麵畫滿了各種精美的圖案,有威風凜凜的龍、翩翩起舞的鳳、嬌豔欲滴的花鳥,還有孫悟空、豬八戒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形象。
我看著這熱鬨的場景,不禁向師父說道:“師父,糖畫這門手藝看著有趣,不知道它背後有著怎樣的曆史文化?”
師父微笑著回答:“糖畫曆史悠久,它起源於明代,當時的糖塑工藝已經頗為流行,到了清代,糖畫技藝日趨成熟,逐漸發展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頗具民間特色的藝術形式。
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民間傳統技藝的瑰寶,融合了繪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元素,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時,一個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轉動轉盤,指針最終穩穩地停在了孫悟空的圖案上。
老者笑著看了看小男孩,眼中滿是慈愛,隨後舀起一勺色澤金黃、冒著熱氣的糖稀。
隻見他手腕輕抖,那糖稀如絲線般流暢地從勺子中流出,在光潔的石板上瞬間凝固。
老者手法嫻熟,運勺如飛,時而快速勾勒出孫悟空頭上金箍的輪廓,那金箍仿佛閃耀著神秘的光芒;時而緩慢描繪猴臉,一雙火眼金睛透著靈動與機智,仿佛能看穿世間萬物;
接著,他又瀟灑地揮動勺子,繪出孫悟空揮舞金箍棒的矯健身姿,虎皮裙的褶皺也細致入微,仿佛被風吹動。
不一會兒,一個活靈活現、仿佛即將騰雲駕霧而去的孫悟空糖畫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小男孩興奮得小臉通紅,眼睛瞪得大大的,小心翼翼地接過糖畫,仿佛捧著稀世珍寶,周圍的孩子們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宋悅不禁讚歎道:“這老者的手藝真是精湛,將孫悟空畫得如此栩栩如生。結合師父您說的糖畫曆史,更覺得這小小的糖畫不簡單啊。”
師父點頭說道:“是啊,糖畫藝人憑借著對這門技藝的熱愛和傳承,將糖畫藝術代代相傳。
每一幅糖畫都凝聚著藝人的智慧與心血,反映著民間的審美和文化傳統。
它以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中的形象為藍本,通過藝人的創作,讓這些故事更加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獨特方式。”
隨後,一個紮著馬尾辮的小女孩也走上前,轉動轉盤,指針指向了豬八戒。
老者臉上依舊帶著和藹的笑容,重新舀起一勺糖稀。
這次,他先畫出豬八戒那圓滾滾的大腦袋,兩隻大大的耳朵好似在扇動,肥嘟嘟的臉蛋上,一雙眯縫眼透著幾分憨態,又大又圓的鼻子仿佛正使勁兒嗅著美食的香氣。
接著,老者細心地勾勒出豬八戒那挺著的大肚子,手中的九齒釘耙也刻畫得栩栩如生,每一個齒都仿佛透著力量。
老者還精心為豬八戒添上身上服飾的褶皺,讓整個糖畫更具立體感。
不一會兒,一個憨態可掬、令人忍俊不禁的豬八戒糖畫便大功告成。小女孩開心得合不攏嘴,抱著糖畫愛不釋手,周圍的人們紛紛稱讚老者的手藝高超。
我笑著說道:“這豬八戒畫得太有趣了,把它那貪吃又可愛的模樣展現得恰到好處,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糖畫以這些大眾熟知的形象為題材,確實很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宋悅笑著回應:“哈哈,是啊,這些形象通過糖畫藝人的手,變得更加鮮活。而且糖畫在民間廣受歡迎,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對它喜愛有加,這也讓糖畫藝術得以在民間長久流傳。”
師父點頭說道:“你們說得對,糖畫藝術紮根於民間,深受百姓喜愛,這也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們研習‘周公解夢’,同樣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這些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中汲取智慧和靈感。”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洛陽城被點點燈光點亮,仿佛披上了一層夢幻的紗衣。我們帶著一天的新奇與疲憊,回到了旅館。
用過晚餐後,圍坐在桌前,繼續我們關於“周公解夢”的討論。
我率先打破沉默:“師父,今日街頭所見的糖畫技藝讓我印象深刻,但咱們還是接著探討‘周公解夢’吧。您說夢見升官發財,從《易經》角度該如何解讀呢?”
師父輕輕點頭,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思索片刻後說道:“夢見升官發財,從《易經》視角看,可與乾卦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