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聽完蘇易的話,沉思了一會,消化蘇易給他的思路。
從汽車技術的發展角度,他是很不理解這種不專業的創新,現在的汽車發展方向,都是在比較動力、速度、油耗等性能方麵。
從汽車乘坐舒適性來出發,這個方向也有車企在做,但不是汽車投入的主要方向,
按照蘇易說的,保證商務車的汽車技術在同行內平衡,重點在汽車的內飾方麵下功夫。
從客戶舒適的角度來看,這種創新還真的有可能受到商務車人群的歡迎。
理解了一下蘇易的思路,胡昊說道:
“蘇總,現在的汽車發展,都在追求技術的革新,速度的改變。”
“如果我們從內飾方向出發,這種投入的確比技術方向更少,而且難度低很多。”
“但是汽車行業,這個領域從來沒有企業是這種造車思路的,不知道市場接受度會怎樣。”
蘇易聽到胡昊的擔憂,能理解作為汽車行業的老人,想改變這個思路很難。
十多年後,就算電動汽車用這個思路掀翻燃油汽車的壟斷,外國品牌依舊看不上這冰箱彩電大沙發的模式。
作為汽車行業的人,行業的傳統認知,反而約束了他們思維的擴散,所以後來玩電動汽車都是跨界的企業家。
“胡總,我們先不討論這個內飾方向的模式是否可行。”
“我們先討論,我們漢江汽車,如果做商務車的技術優勢,哪方麵可以做到超過或彌比進口車的。”
胡昊聽到蘇易的話,想都沒想,搖頭說:“沒有。”
蘇易看到胡昊的表情,那是意料之中的,漢江汽車彆說和進口比,就連國產車技術都差很遠。
國產車現在都混的不如意,憑什麼漢江汽車能做的車,市場有人喜歡。
“胡總,我們技術上沒有什麼和彆人可比的,隻有另辟途徑,走內飾的方向,不管成不成功,最少這是一條差異化的路線,而且符合商務車受眾人員的需求。”
“做汽車我們跟隨成熟技術沒問題,但我們想超越進口車合資車,花大資金去研究新技術,對目前的漢江汽車來說,絕對是取死之道。”
“不是說汽車技術研究不重要,肯定很重要,而且未來我們漢江汽車做大,一定會在技術上做升華。”
“但目前的漢江汽車太弱小,隻有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合適的地方,我們先把自己發展起來,再談以後。”
蘇易和胡昊聊了二十分鐘,把胡昊的思路大致的掰過來一些。
臨走時,向胡昊承諾,他和林家作為股東,不會要求分紅,可以全力支持他,所有利潤都可以作為研發費用。
回到彆墅,梳洗完後,直接開車到公司,今天和胡昊聊的有點晚,到公司的時候都已經九點了。
周旋看到蘇易來到辦公室,連忙敲門進去。
一周沒看到老板,雖然她的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但作為專職秘書,避免不了有不安全的感覺。
“周秘書,你來的好,通知開心網那邊,後天彙報公司集團化和並購重組的業務情況。”
“上周的事情,把辦公流程都轉到我這裡吧,我上午慢慢過一遍吧。”
進入辦公室,周璿把這一周關鍵的事情給蘇總彙報了一遍,聽到蘇易的話回答道:
“好的,蘇總,我等會與開心網那邊溝通會議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