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說這話,也不是臨時起意。
前兩天他和老同學唐清閒暇聊天,當時聊到城市建設規劃的問題。
唐清是江城大學建築係的副教授,正在與光華集團共同做一個課題研究,華夏城市旅遊與文化的研究。
唐清當時提到未來城市的發展,以往追求高樓大廈的主旋律,未來一定會被文化+時尚的主題代替。
楊平很認可唐清說的華夏式的時尚文化,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文化,這種建築才能體現不同城市的個性和底蘊。
楊平的話,讓愁眉的胡海峰不由的抬頭說道:“小楊,你這話的意思是?”
在胡海峰看來,商業地產無非就是大品牌就夠了,越是國際化,知名度越高。
楊平把同學的研究簡單描述了一遍。
“胡局,我覺得我同學的研究挺有道理的,我們華夏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省份每一個都有不一樣的文化。”
“我同學的研究,未來華夏的城市經濟,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於旅遊行業,現在華夏的旅遊行業也在飛速的崛起。”
“如果城市的商業坐標是千篇一律的建築和模式,那如何和滬市、京都去競爭。”
“全國滬市、京都時尚商圈的人,不會對我們中正廣場感興趣,因為我們不可能比他們好。”
“如果我們中正廣場的商業坐標,是融合我們楚省特有的文化、飲食的聚集地。”
“那不隻是會成為我們楚省老百姓心裡的坐標建築,同樣每一個來楚省的人都會去感受一下我們楚省文化的坐標。”
楊平的話,讓胡海峰的內心似乎拉開了另外一幅畫麵。
以前想著說高樓大廈的地產,似乎做成楊平說的這種,也很有意義。
“小楊,你說你同學課題是和光華集團一起做的,蘇易的光華集團?”
“是的,胡局。”
胡海峰聽到楊平的確認,不由在深思起來。
中正廣場的項目,江城市的意屬華夏本地企業開發,最好是楚省的企業。
江城市在想法,實際要符合很多招商引資在策略。
正天集團幾年前就盯著中正廣場的項目,隻是這個地段涉及政府單位的遷移,江城市一直壓製著規劃。
作為省招商的領導,胡海峰認識林正天,也認識林啟城。
同樣也知道林家和蘇易關係。
此刻聽到光華集團和江城大學的研究,難道這是巧合?
當初伊藤財團來談中正廣場的項目,他以為外資參與,省裡推動,林家也許不會在參與了。
胡海峰想起最近不少朋友有意無意的提起林家和中正廣場的事情。
想到這裡,胡海峰眼神不由的盯著楊平看著說道:“小楊,你和林家有來往?”
胡海峰雖然不喜歡伊藤財團,但是和伊藤財團的事情沒有定論之前,他依舊不希望有其他的聲音在中正廣場項目裡出現。
楊平聽到胡海峰的話,也不由想起林家、中正廣場和蘇易的關係。
猜到胡海峰可能想多了,連忙解釋道:
“胡局,這個研究,我同學說初衷主要是針對酒店行業發展做指南的,隻是覆蓋了商業地產和城市規劃。”
“胡局,這點您放心,我和林家沒有任何關係,我的為人和做事您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