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的事情,和鄭宏輝聊完,蘇易暫時也不著急了。
與肯德雞的交易,還要進行洽談和簽約,最少周期也要一個月以上,而且就算是簽約後的付款周期也是滯後分階段的。
華食集團這麼大筆的貸款,隻要把材料提前準備好,不管走哪個銀行都是特殊通道,周期都會很快。
等了兩天,也沒有看到李天華上門,也沒有其他人來為楚省銀行說貸款的事情,蘇易也就沒再關注了。
下周按照計劃,蘇易要去一趟滬市,主要是和陳越聊一下華訊科技的投資。
“魯總,回來了,杭城之行還順利嗎。”
蘇易看到敲門進來的魯慶,笑著招呼對方坐下。
上次蘇易和於山峰溝通完之後,就安排了兩部分工作。
第一,評估尋寶網迪迪軟件的價格,與尋寶網協商置換地網科技的股份事情。
最終通過許海峰帶隊下,迪迪軟件按照市價10億華夏幣折算進入光華集團。
最終尋寶網獲得地網科技的25的股份。
隨著互聯網業務的崛起,地圖業務越來越吃香,地網科技的市值早已不能參考蘇易收購時的價格。
第二,商務部分洽談完畢後,業務部分的融合,由魯慶帶隊前往杭市與迪迪軟件團隊對接。
比較順利的是,迪迪軟件在尋寶網內部本來就屬於獨立的子公司,工作區域、業務、財務相關都的獨立的。
這給魯慶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杭市和江城不遠,未來迪迪軟件核心技術業務會逐漸轉入江城的總部,客服的一部分職能還會留在杭城。
為了避免人才流失,蘇易特批了住房補貼的費用,就是為了便於迪迪軟件在融合華訊公司的時候提升人才穩定性。
今天魯慶回來,那就說明迪迪軟件和華訊科技的業務融合,初步告一段落了。
魯慶順著蘇易的話,坐在辦公桌對麵,把手裡的材料放下說道:
“蘇總,一切都比較順利。”
“迪迪軟件的業務底層,我們雙方的架構師討論了一周,技術壁壘的問題基本可以排除了,剩下的是產品層的融合問題。”
蘇易聽著點了點頭,隻要技術壁壘沒有問題,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產品層的融合,的確是個麻煩的事情。
“蘇總,產品層的融合有個問題,迪迪軟件是以pc端的企業客戶為主,普通用戶為輔。”
“但是我們華訊的微聊軟件主要是麵向普通用戶為主,並沒有企業版的形態。”
接下來魯慶把兩個聊天工具的情況簡單的描述了一下,蘇易一直在邊聽邊思索。
華訊做的移動聊天工具,已經正式取名叫“微聊”。
原本想照抄前世的企鵝的名字,但是考慮現在移動互聯網並不是很發達,智能手機覆蓋率也不高。
使用“聊”字,可以強化用戶使用手機聊天的意識。
而且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訊工具,初期本來最大的就是聊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