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誌,我叫方亮,他是我父親,方德。剛才聽我爸說,你是來采購皮鞋的,不知道同誌你要采購多少皮鞋?”
老同誌的兒子方亮一到劉安平的麵前,就急切的詢問采購皮鞋的事情來。
從他的話裡,就能聽出他有多急切。
哪有一見麵,就詢問采購的事情。
此時,方亮的父親方德拉了拉兒子的衣服,向著劉安平笑道:“同誌,不好意思,我兒子也是著急。要不,進裡麵說怎麼樣?”
劉安平猶豫。
不過,劉安平也隻是猶豫了一下。
進入了小院,在方亮的帶領之下,劉安平參觀了所謂的工廠。
方亮家的工廠真就像是個家庭作坊。
人也隻有五十來人,生產皮鞋的機械雖都有,但都是一些老舊的設備。
但好在方家的工廠是以流水線的形式在生產製作皮鞋。
一路看來下,劉安平也算是看出來了。
方家的這個所謂的工廠,就是一家家庭作坊,哪怕作業方式不錯,但還是架不住廠地小,人工少,機器老舊。
“劉同誌,我家的工廠去年才成立的,所以...人也相對少一些,新機器什麼的,也在籌備當中。不過請劉同誌你放心,隻要劉同誌願意在我家的工廠采購皮鞋,哪怕你一個月采購三萬雙,我也能保質保量交貨的。”
參觀時,方亮也詢問了劉安平的名字。
就剛才,劉安平也已經從方亮的嘴中,了解到了他家工廠生產皮鞋的實際情況。
方家的工廠,一個月加班加點的生產,最多也隻能生產出兩萬雙皮鞋。
而方亮說他能每個月向劉安平提供三萬雙皮鞋,必然是要招人的。要不然,肯定是無法向劉安平提供這麼多的皮鞋。
劉安平心裡再一次的猶豫了。
禾川縣一間皮鞋店,一個月最多也隻能賣出去兩三千雙而已。
廬陵地區一間皮鞋店,再加洪州兩間。
四間皮鞋店,兩萬雙皮鞋,確實有些不夠。
劉安平早在來羊城之前,就已經估算好了幾家已經在售賣,或即將要售賣皮鞋的店麵大致情況。
三萬雙皮鞋,這還是一個保守的估值。
畢竟,連禾川縣這樣的小地方,一間皮鞋店一個月就能賣出去兩三千雙。
廬陵與洪州這樣的地方,就不用說了。
猶豫片刻後。
劉安平拿起一雙皮鞋,問道:“方老板,你家的皮鞋能否一直保持這樣的質量?你也知道,要是質量不行,即便你一個月能生產十萬雙,那也是白搭。”
“劉同誌你放心,我家的皮鞋質量,那絕對是有保證的。我方亮自打要開一家皮鞋廠的時候,就已經下決心,要做大做強。我想要做大做強,質量要是不過關,肯定得關門。劉同誌你說是不是。”
方亮拍著胸膛保證道。
劉安平見方亮眼裡滿是信心。
他好似在告訴劉安平,他方亮在不久的將來,定將他方家的工廠做大做強,一定能在羊城揚名。
劉安平轉頭環視起了方家的這家所謂的工廠。
一圈之後。
劉安平指了指外麵。
方亮父子二人趕緊從車間走了出來,來到了院子裡,一臉期待的看著劉安平。
在這一刻,他們期望劉安平的訂單能留在他們方家的工廠。
哪怕是一個月需要向劉安平交付三萬雙皮鞋。
劉安平思量了好一會兒,這才看向方家父子道:“方老板,你有沒有考慮過,拉彆人進來?”
方亮愣了一下。
眼神裡有了一些複雜的情愫。
“劉同誌,剛才你也看了,我家工廠才成立一年不到的時間。員工也不多,更是連間像樣的廠房都租不起。有哪位大老板看得上呢,又有誰願意花那麼多錢,投在我家的工廠身上呢。”
方德此時也附和道:“劉同誌你或許並不知道。去年我們也去找過彆人,但彆人一聽我們的條件後,連話都不說一句,轉頭就走。”
“你們什麼條件?”
劉安平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