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火也沒隱瞞,隨即便把野人的事情,簡單地跟莊博陽說了一下。
“根據我們的推斷,這個野人多半是這島上的原住民,所以,我們想嘗試著從這個野人身上著手,看是否能找到對我們破解詛咒,有用的線索。”
“那找到了嗎?”莊博陽追問。
“算是吧。”陳九火接著道:“那個野人因為之前受到過驚嚇,精神方麵出了些問題,想要從他口中問出有用的線索,並不容易。不過,我們還是從他的口中,聽到幾句「讖語」!”
“讖語?!”莊博陽眼前一亮。
“沒錯,就是讖語!”陳九火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
事實上,這也是陳九火在回來的路上想明白的。
這樣一首沒頭沒尾,而且略顯高深的詩句,顯然不像是一個普通的現代人能夠想出來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這些詩句是這野人從前人那裡聽到,或者是通過其他方式,偶然得到的。
這些詩句可能已經在島上流傳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自然是有著其存在的意義。
陳九火唯一能想到的可能,便是用來向後人發出警示預言的,讖語!
陳九火身處玄門,對於讖語這種東西並不陌生。
所謂讖語,本身就是一種帶有預言性質的隱語,以一種極為隱晦的方式,來暗示未來的禍福吉凶。
大部分讖語,甚至還與陰陽五行,占卜術數等方麵,緊密相關。
曆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的讖語,如劉伯溫的《燒餅歌》,諸葛亮的《馬前課》,都是極為出名的讖語典籍。
當然,關於讖語,最為著名的,還是當年大唐時期,李淳風與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圖》。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想要知道大唐未來氣運,便請來了著名的玄學大家李淳風與袁天罡前來推演。
結果李淳風在推演的過程中,太過沉浸,一發不可收,竟是將大唐以後兩千年的國運全部推演了出來。
最後還是袁天罡推了推李淳風的後背,示意他應該結束了,李淳風這才作罷。
這才留下了傳說中的《推背圖》。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曆史上不少的大事件,都與這《推背圖》中的讖語,完全契合!
這也便是讖語的,神奇之處!
所以,在想明白那野人所說的詩句,其實都是讖語時,陳九火的心中還是有些欣喜的。
因為在陳九火看來,這幾句讖語中,必然是隱藏著十分重要的信息。
其中,甚至還包括那如何破解詛咒的方法!
所以,隻需要將這些讖語全部破解,那這福祿島上的所有困局,便立刻就能迎刃而解!
這讓陳九火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
此時的莊博陽,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小先生,你說的那些讖語,到底是些什麼內容,不知道方不方便告知啊?”
“沒什麼不方便的!”陳九火隨口道。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