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如紗,籠罩著南洋自貿區的海岸線。
海麵灰蒙蒙一片,仿佛天地尚未徹底蘇醒。
一艘無標識貨輪緩緩駛入3號泊位,船首那麵“蘇氏物流”的旗幟在微風中輕晃,像一隻沉默的眼睛,悄然注視著這片陌生的港口。
總部指揮中心內,大屏分割成數十個監控畫麵,數據流無聲滾動。
周敏站在主控台前,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速敲擊,聲音冷靜而清晰:“貨輪夾層已完成‘曙光節點’部署,微型信號塔與應急通訊陣列全部激活,偽裝層穩定,未觸發任何外部掃描警報。”
蘇悅端坐於指揮席,一襲剪裁利落的米白色風衣襯得她身形修長,眉眼卻依舊帶著幾分少女般的清甜。
她微微頷首,目光落在主屏上那艘靜靜停靠的貨輪輪廓上,輕聲道:“記住,我們不是入侵者,是合作者。這一顆棋子,要落得無聲無息,卻紮根千裡。”
她的聲音不高,卻像一道無形的指令,穿透加密頻道,直抵遠在碼頭的每一個執行單元。
此刻,蘇浩正立於簽約儀式的紅毯之上,西裝筆挺,神情沉穩。
閃光燈如星河炸裂,記者們高舉話筒,爭相捕捉這曆史性的一刻。
他抬手示意安靜,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全場:“蘇氏集團正式宣布,投資建設‘跨境應急響應中心’,首批覆蓋南洋五國,提供災害預警、醫療支援、反恐聯防等公益服務。”
台下嘩然,掌聲雷動。
“和平之錨!”有記者激動地喊出這個詞,迅速被同行們記錄下來,將成為明日頭版標題。
沒有人注意到,在那些即將被捐贈的數百台救援無人機內部,一枚枚微型芯片正靜靜沉睡——那是聯盟自主研發的認證模塊,一旦激活,即可接入“蜂巢係統”,成為覆蓋全域的感知神經末梢。
而這一切,都在合法、公開、陽光之下完成。
陸寒站在貨輪甲板邊緣,一身黑色安保製服,帽簷壓得極低,遮住了他冷峻的眉眼。
他帶著一支精銳小隊登船巡檢,動作專業而低調。
掃描儀掠過貨艙夾層時,數據悄然回傳至加密終端——通訊記錄異常:船長在過去48小時內,曾七次接入境外加密網絡,信號源指向已被列入黑名單的某地下情報組織。
但他沒有動。
反而在傍晚時分,親自遞出一張晚宴邀請函。
宴會設在港區貴賓廳,燈光柔和,香檳輕漾。
陸寒坐在主位,舉杯微笑,語氣隨意:“統帥最近……心軟了。”他頓了頓,似有醉意上頭,嗓音微啞,“放了個叛徒去北境,說是給條活路。可那地方,活路就是死路。”
滿桌賓客談笑自若,唯有船長握杯的手指幾不可察地一緊。
他低垂眼簾,掩飾住眸底一閃而過的精光。
夜深,貨輪駕駛艙內,一道加密信息悄然發出,編碼格式特殊,直連境外某隱秘服務器。
內容僅一行:【目標鬆動,計劃可推。】
而千裡之外的指揮中心,蘇悅正盯著實時攔截的日誌流。
她唇角緩緩揚起,笑意卻未達眼底。
“魚,咬鉤了。”
她指尖輕點桌麵,調出南洋全域動態圖譜。
那艘貨輪的坐標被標記為綠色光點,安靜地停泊在3號泊位。
可她知道,這平靜之下,已暗流洶湧。
境外勢力盯上“曙光計劃”已久。
他們以為這是滲透的良機,是瓦解聯盟的突破口。
可他們忘了——蘇悅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她救趙奎,不是天真,是布局。
她放消息,不是失誤,是誘餌。
她建“應急中心”,不是慈善,是織網。
每一步,都像春雨落土,無聲浸潤,卻終將催生驚雷。
陸寒回到總部時已是深夜。
他脫下外套,走到她身後,低聲問:“下一步怎麼走?”
她回頭看他,眸光清亮如星:“等風起。”
他懂她的意思。風暴不會由他們掀起,但一定會由他們掌控。
兩人並肩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燈火。
遠方海麵仍被晨霧纏繞,可太陽已在地平線下蓄勢待發。
就在這時,內線通訊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