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門被輕輕叩響,一份印著“南洋茶業聯合會”燙金字樣的合作意向書,被恭敬地放在了蘇悅的辦公桌上。
空氣中還殘留著陳年普洱的醇厚香氣,但這封突如其來的信函,卻帶來了一絲不協調的異樣氣息。
提案的核心,是聯合開發一款名為“智能發酵倉”的革命性設備。
對方代表,一個叫趙文彬的男人,自稱手握顛覆行業的國際專利技術,能將傳統普洱茶漫長的發酵周期縮短百分之八十,同時完美複刻頂級古樹茶的口感。
這無疑是一塊足以讓任何茶企垂涎的巨大蛋糕。
蘇悅不動聲色地將文件推到了身旁的林仲山麵前。
這位在茶山裡浸淫了一輩子的製茶大師,是聯盟最寶貴的技術顧問。
林仲山渾濁但依舊銳利的眼睛掃過紙頁,起初隻是隨意翻閱,但當他看到那份核心的“複合菌種活性配比表”時,布滿皺紋的手指猛地頓住,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川字。
他將那幾頁紙湊近,鼻翼翕動,仿佛能透過紙張聞到什麼。
“不對勁。”他沙啞的聲音帶著一絲寒意,“這個配比……路子太野了。它讓我想起三十年前,趙家那樁轟動業內的茶葉造假案,他們用的手法,和這個思路如出一轍!”
三十年前的趙家?
蘇悅的目光陡然變得鋒利。
那個曾經的茶葉巨頭,正是因為在高端普洱中摻入劣質茶,並使用違禁催化劑偽造年份,最終身敗名裂,一夕崩塌。
“趙文彬……”蘇悅輕輕念著這個名字,指尖在光滑的桌麵上有節奏地敲擊著。
她沒有立刻表態,隻是對身側的陳瀾遞了個眼神。
陳瀾心領神會,悄然退出了會議室。
蘇悅臉上則浮現出禮貌而疏離的微笑,對其他幾位高管說:“看起來是個很有前景的項目。技術的事情,我們還要請林老仔細把關。市場方麵,先做初步接洽。”
話音沉穩,聽不出任何波瀾,但無人察覺,一張無形的大網,已經以這張會議桌為中心,悄然撒開。
陳瀾的效率高得驚人。
不到半天,一份加密文件就傳到了蘇悅的私人郵箱。
她利用自己在金融圈的人脈和對工商數據的驚人嗅覺,迅速挖出了趙文彬的底細。
這個所謂的“技術專家”,名下控股的數家空殼公司,在過去幾年裡,與坤晟集團的數條隱秘洗錢通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它們如同寄生蟲,依附在坤晟的灰色產業鏈上,悄無聲息地轉移著巨額資金。
坤晟集團,周維的坤晟。
那個曾試圖用資本巨浪吞噬蘇氏茶莊的死敵。
線索在這裡交彙,一切都明朗了。
這不是一次單純的技術合作,而是一場披著科技外衣的精準狙擊。
蘇悅的眼神徹底冷了下來。
她當即做出決定:將計就計,假意推進合作,但要把舞台搭在自己的主場。
第二天,蘇悅親自接待了趙文彬。
她一反常態地表現出對“智能發酵倉”的極大熱情,甚至帶著趙文彬參觀了聯盟最核心的生產線,言談間儘是對其“專利技術”的讚歎與渴求。
趙文彬,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中年男人,金絲眼鏡背後,是無法掩飾的精明與自負。
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技術將如何顛覆整個傳統茶行業,言語中充滿了對林仲山那種“老古董”的不屑。
蘇悅始終微笑著傾聽,時而點頭,時而提出一兩個看似外行卻直指市場痛點的問題,完美扮演了一個被新技術衝昏頭腦、急於求成的企業主角色。
在氣氛最熱烈的時候,她狀似不經意地拋出了誘餌:“趙先生,你的技術如果真如你所說,經得起實地測試。那麼,我願意代表聯盟,當場與你簽下首批百萬級的采購訂單。”
百萬級訂單!
趙文彬的呼吸瞬間急促了一瞬,鏡片下的眼底深處,一抹貪婪的火光一閃而逝,快得幾乎無法捕捉。
但他沒能逃過蘇悅的眼睛。
“當然!當然沒問題!”他立刻拍著胸脯保證,生怕蘇悅反悔,“蘇總,隻要場地和原料到位,我明天就可以安排一次完整的試運行,讓您親眼見證奇跡!”
“好,一言為定。”蘇悅笑意更深,那笑容卻未達眼底。
測試當天,聯盟的中央實驗室內人頭攢動。
蘇悅不僅邀請了公司高管,還特意請來了十餘家與聯盟合作最緊密的核心茶農代表。
這些人是聯盟的根基,他們的信任,比任何訂單都重要。
趙文彬帶著他的團隊,意氣風發地調試著那台充滿未來感的銀白色發酵倉。
他顯然對今天的場麵非常滿意,甚至對著茶農們發表了一番即興演說,承諾未來將以高價收購他們的茶葉,用於這種“高科技”生產。
一切準備就緒,發酵倉正式啟動。
艙門關閉,數據顯示屏上的參數開始跳動。
短短半小時後,趙文彬自信滿滿地宣布,第一批發酵已經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