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深沉得仿佛要將整個雲峰市吞噬。
新聯盟總部的燈火卻亮如白晝,與窗外的黑暗劃開一道涇渭分明的天塹。
午夜的鐘聲尚未敲響,蘇悅的指尖已在鍵盤上疾速跳躍,屏幕上流淌的數據瀑布在她眼中倒映出冰冷的寒光。
當舊的毒瘤被剜去,新的秩序建立之時,那些潛伏在更深處的黑暗,那些被這場風暴驚動的龐然大物,才正要從沉睡中,緩緩睜開眼睛。
她要做的,就是在它們完全蘇醒之前,拔掉它們的獠牙。
一行異常數據被精準鎖定。
“綠峰茶葉合作社”,一個早已在聯盟係統中標注為“已退群”的組織,最新一筆行業扶持補貼卻在三小時前精準無誤地彙入了它的賬戶。
蘇悅雙眼微眯,數據庫深處,一個名字被她調取出來——張啟年,該合作社的負責人。
而在另一份加密文件中,他的身份赫然是趙世坤曾經的左膀右臂,負責某個秘密生物工程項目的外圍執行。
一條看似斷裂的線索,在此刻重新連接。
這筆補貼,是疏忽,還是試探?
蘇悅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她撥通了陳瀾的內線電話,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陳瀾,你以‘春蕾助學金’實地回訪的名義,安排下周去一趟青川鄉。那裡是綠峰合作社所在的偏遠茶區。”
電話那頭的陳瀾微微一怔,隨即領會:“明白。需要我做什麼?”
“舉行一場小型的發放儀式,把聲勢造得大一點。然後,‘無意中’向當地茶農透露,我們正在籌備一個‘下一代傳承人培養計劃’,表現優異的茶農子女將獲得全額資助,我們會在儀式現場簽約首批意向家庭。”蘇悅的聲音頓了頓,補充道,“把這個消息,確保讓張啟年知道。”
掛斷電話,蘇悅的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張啟年的照片。
這是一個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中年男人,眉宇間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精明與貪婪。
對付這種人,必須讓他看到足夠大的誘餌,大到他願意為此鋌而走險。
幾天後,助學儀式流程方案送到了蘇悅的案頭。
她親自審定,用紅筆在流程中特意加入了一個環節——“茶童誦誓”。
屆時,所有接受助學金的孩子,將身穿傳統茶服,在所有鄉親麵前朗讀《茶人守則》。
一旁的蘇浩有些不解:“姐,這會不會太多餘了?”
蘇悅放下筆,眸光深邃:“有些人,習慣了在陰溝裡算計,最怕的就是這種光明正大的儀式感。陽光越是熾烈,他們內心的陰暗就越是無處遁形。我們要的,就是讓他心慌。”
果不其然,消息傳到青川鄉的當晚,身處簡陋農舍中的張啟年,臉上露出了與他樸素外表截然不符的猙獰笑容。
他熟練地打開一台經過特殊改裝的筆記本電腦,連接上了一個境外的加密頻道。
“目標已確認,下周將聚集青川鄉,可借機製造群體質疑事件,動搖新聯盟根基。”一行文字被他迅速敲下。
緊接著,他上傳了一份精心偽造的“聯盟內部補貼分配不公”數據表,上麵將大部分補貼都指向了幾個與蘇悅關係密切的企業,而對眾多老實本分的茶農則刻意忽略。
他要用這盆臟水,徹底點燃茶農們心中的怒火。
幾乎在信號發出的瞬間,遠在市區的陸寒麵前,警報燈無聲閃爍。
“找到了!”陸寒壓低聲音,對蘇悅彙報道,“信號源在鄰縣一個廢棄的茶葉加工廠,設備有反追蹤設置,很專業。看來趙世坤留下的爛攤子,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
“很好。”蘇悅的”她轉向身旁的財務總監,“啟動應急預案,讓我們的財務係統出現一次‘致命失誤’,把一筆十倍於常規的超額補貼,直接打到綠峰合作社的賬戶上。記住,要留下所有操作日誌,確保每一筆流水的痕跡都清晰可追溯。”
次日清晨,青川鄉的茶農們被張啟年召集到了一起。
他拿著手機銀行的截圖,滿臉“悲憤”地展示著那筆巨額補貼:“鄉親們,你們看!這就是蘇悅說的人人平等!她嘴上說著扶持我們,背地裡卻隻給她的親信塞錢!我這個合作社早就退了,他們為什麼還給我打這麼多錢?這是封口費!是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