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你去個地方。"天還未亮,嚴北冥就把林浮生叫起來。
兩人沿著山路前行,漸漸偏離了平日練功的路線。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後,地勢開始變得陡峭。崎嶇的山路向上延伸,隱沒在晨霧中。
"小心腳下。"嚴北冥提醒道,"這條路很少有人來,有些地方不太好走。"
林浮生運起輕功,緊跟師父腳步。這些天的苦練讓他的輕功大有長進,就算在這種複雜地形上行走也能應付自如。
約莫一個時辰後,兩人來到一處平台。這裡地勢平坦,三麵環山,一麵臨崖。崖下是波濤洶湧的山澗,水聲轟鳴不絕。
"就是這裡了。"嚴北冥停下腳步,"二十年前,我就是在這裡創出遊龍劍法的。"
林浮生環顧四周,隻見平台上布滿了劍痕。有些已經很模糊了,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留下這些痕跡時的淩厲劍勢。
"遊龍三十六式,是我窮儘一生心血所創。"嚴北冥正色道,"這套劍法講究意隨心走,氣貫八方。每一招都暗含變化,可攻可守,端看使用者如何運用。"
說著,他取出長劍:"你且看好了,這是第一式:"遊龍戲水"。"
隻見嚴北冥手中長劍輕輕一抖,劍勢如遊龍般柔韌。劍尖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時而如細雨綿綿,時而似驚濤駭浪。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渾然一體。
"這一式看似平淡,實則暗藏殺機。"收劍時,嚴北冥解釋道,"劍勢綿軟時最為致命,因為敵人往往會輕視這種看似無力的招式。"
林浮生仔細回想師父的動作,卻發現這套劍法遠比想象中複雜。表麵上看是一連串流暢的動作,但其中暗含的變化卻是無窮無儘。
"試試看。"嚴北冥說道,"記住,要以氣禦劍,不可用力過猛。"
林浮生提劍而立,按照記憶中的路數使出第一式。但剛一動手就被師父叫停。
"錯了。"嚴北冥搖頭,"你隻學到了表麵的動作,卻沒領會其中的精髓。這套劍法最重要的不是招式本身,而是那種隨心所欲的境界。"
"請師父指點。"
"你看那山澗中的水。"嚴北冥指著崖下,"有時洶湧澎湃,有時細流潺潺,但始終在流動。遊龍劍法就是要模仿這種特性,劍勢要如流水般連綿不絕。"
林浮生若有所思地點頭,重新開始嘗試。這一次,他刻意放慢動作,試圖體會那種水流般的感覺。
"對,就是這樣。"嚴北冥滿意地點頭,"現在你漸漸摸到些門道了。繼續練,直到能完全掌握這種感覺為止。"
就這樣練了整整一個上午,林浮生才勉強掌握了第一式的要領。雖然還做不到師父那般隨心所欲,但至少已經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不錯。"嚴北冥說道,"現在教你第二式:"龍遊天際"。這一式與第一式相反,講究的是鋒芒畢露,氣勢如虹。"
說著,他再次演示。這一次的劍勢完全不同,銳利的劍氣幾乎化作實質,在空氣中留下道道痕跡。林浮生站在一旁,隻覺得一股強大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看出區彆了嗎?"嚴北冥問道,"同樣是遊龍劍法,但每一式的特點都不同。要想練好這套劍法,首先要理解這種變化的道理。"
林浮生認真思索:"就像江河入海,有時洶湧,有時平緩,但本質上都是水。"
"很好,你已經開始領悟了。"嚴北冥欣慰道,"不過光是理解還不夠,還要在實踐中掌握這種變化。來,試試第二式。"
這一式比第一式更難掌握。光是那種淩厲的劍勢就讓林浮生感到吃力。每次出劍時總是差了幾分氣勢,讓整套動作顯得不夠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