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年,民間的小廟,越來越無人問津。
他們此刻身處的這座廟,便是如此,早就斷了香火,加上年久失修,變得破敗不堪,已經辨認不出這廟裡到底供奉的是誰了!
原本陳恪也沒有認出,但是當他走進這座廟,目光落在廟裡供奉的雕塑時,他瞬間認了出來。準確的說,是雕塑手中的那杆長槍勾起了他的記憶。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裡應該就是槍王廟!”
陳恪緩緩開口。
“槍王廟?”
眾人一臉茫然,他們從來還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眼中滿是疑惑與好奇。
“對的,就是槍王廟,而槍王廟的主人,喚做王彥章。”
於是乎,肖成在眾人的好奇中,將這段塵封已久的故事,娓娓道來!
一百多年,大梁剛剛建立,內憂外患。外部有強敵侵略,內部有土匪橫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苦不堪言。
就在這時,一位年僅十九歲的白袍小將橫空出世。
那一年,麵對南楚,大魏,東海三國聯軍來犯,他僅用三箭,便逼得三國聯軍退軍三十裡,並迫使他們與大梁簽訂互不侵犯的約定。這一壯舉,讓剛剛建國、根基未穩的大梁,得以獲得寶貴的喘息機會。
否則,大梁極有可能在建國初期就慘遭滅國。
在國內,他手持一把亮銀色的長槍,長槍所指,土匪無不望風而逃,在短短一年之內,就蕩平了梁國境內的所有匪患,使得老百姓安居樂業,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土匪肆虐的侵擾。
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尊稱他為“槍王“。
然而,命運似乎對他另有安排。他的出現,仿佛就是為了完成這兩個使命。使命完成後,他便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
最終,在他二十一歲那年,因病去世。
為紀念他的功績,老百姓在大梁境內的許多地方,都修建了槍王廟。
隻可惜,時光匆匆,僅僅過去了一百年,就鮮有人還記得這位曾經的英雄。
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唏噓!
曾經輝煌一時的槍王廟,也大多被拆毀,如今怕是隻剩下眼前這一座了。
而且由於長時間沒有香火供奉,這座廟也變得破敗不堪。
說到這裡,陳恪不禁有些動容。
如今的大梁,表麵看上去雖然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但實際上內部卻早已千瘡百孔。
大梁官場上貪腐之風盛行,各級官員為了謀取私利,相互勾結,結黨營私。
老百姓辛苦一年,扣除高昂的賦稅之後就所剩無幾。
遇到災年,莊家歉收,他們就隻能忍饑挨餓,甚至被迫賣兒賣女,隻為了能活下去。
“如果槍王還活著,看到他曾經守護的那片土地,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又會作何感受?”
陳恪喃喃自語。
……
眾人聽了槍王的故事,心中滿是敬佩。他們從未想到,大梁的曆史中竟有如此英勇的人物。
隻可惜,英雄已去,徒留一段傳奇讓人感慨萬千。
“好了,故事講完了,大家也都早點休息吧!明日一大早還要趕路!”
陳恪的聲音打破了眾人的沉思。
喜歡穿越大梁,我帶著七個老婆去流放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梁,我帶著七個老婆去流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