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本以為你們會公正舉薦,卻沒想到,你們竟然有人在私下串聯,結黨營私!”
刹那間,整個金鑾殿噤若寒蟬,大臣們紛紛跪地,惶恐不已。
丞相林嵩心中一驚,但仍強裝鎮定地說道:“陛下,臣等絕無此事,皆是真心為大梁社稷著想。”
“哼!”梁武帝怒極反笑,那笑聲中滿是嘲諷。
“真心?你們的心思朕豈會不知!林嵩,你身為丞相,本應以身作則,卻帶頭搞這等小動作,你眼中可還有朕這個皇帝?”
林嵩額頭冷汗直冒,整個人伏地不起,不敢再言語,心中滿是懊悔與恐懼。
梁武帝站起身來,俯視著殿下顫抖的群臣,心中滿是憤怒與失望。
今天這件事,如果背後沒有人居中聯絡,這麼多人,怎麼可能就同聲一氣,眾口一詞?
作為大梁的皇帝,梁武帝決不允許朝堂之中出現結黨營私的現象,這無疑是對他皇權的嚴重挑戰。
而那些原本還想推薦其他皇子的大臣,此刻也都跪在地上,被嚇的不敢言語,生怕自己受到牽連。
一直過了良久,梁武帝才沉聲說道。
“朕本欲通過此舉選出合適的太子,卻不曾想讓你們的醜態暴露無遺。今日之事,朕可以不再追究,但你們今後務必恪儘職守,再無異心。”
梁武帝的聲音如雷貫耳,在金鑾殿內久久回蕩。
“臣等遵旨,謹遵陛下教誨!”
大臣們齊聲高呼,聲音中帶著幾分劫後餘生的慶幸。
誰也沒想到,舉薦二皇子為新太子的風波,最後竟然以這種方式不了了之。
事後,有人才終於意會到,梁武帝並無打算在這個時候立新太子,而所謂的舉薦新太子,也不過是為了敲山震虎,試探朝堂局勢,打壓結黨之風的手段罷了。
而當天退朝之後,梁武帝特意留下了林嵩,跟他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丞相,朕記得你今年已經六十五了吧!”
梁武帝的語氣看似隨意。
“陛下,臣今年才六十三呀!”
林嵩心中一緊,恭敬的回答道。
“哦!那是朕記錯了!記錯了!”
梁武帝說完,便轉身緩緩離開,留下林嵩愣在了原地,心中五味雜陳,已然明白自己的仕途,恐怕要就此終結。
……
三天後,丞相林嵩就以年老多病為由,上書請辭丞相之位。
梁武帝多番挽留,表麵上儘顯的對老臣的不舍,可林嵩明白,這不過是帝王的虛情假意罷了。
最後,梁武帝不得已同意他的請辭。
但為了安撫人心,梁武帝還是冊封林嵩為宣國公,賞賜京郊一塊寶地,用以建造宣國公府,讓其安度晚年。
隨著林嵩的請辭,丞相之位空缺。
於是,太傅王崇禮,遷丞相之位,大梁朝堂的權力格局,就此悄然發生改變。
舉薦新太子的風波,雖說暫時落下帷幕。
但那些明裡或暗裡,支持二皇子的人,又怎麼會輕易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