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聞言,摸了摸腦袋,臉上堆起笑容,說道:“殿下過獎了,在下近日一直勤讀書,就盼著能為殿下分憂。”
蕭風怎會輕易被他糊弄過去?在蕭風的步步緊逼之下,孫禮實在無奈,終於吐露實情:“殿下,我也不瞞您了,這些主意確實不是我想的,昨天早上,宣國公派人找到我……”
他口中的宣國公,正是前丞相林嵩。
自從林嵩在梁武帝的暗示下辭去丞相之位後,便有意無意地疏遠蕭風。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朝中局勢不再關心。
林嵩今年雖然已經六十三歲,但野心極大。
當初若不是心懷圖謀,也不會聯手二皇子蕭風,一同誣陷廢太子。
隻可惜,他的野心被梁武帝所察覺,但梁武帝念及林嵩多年為大梁鞠躬儘瘁,雖心懷不軌,但並非毫無功績。
權衡之下,梁武帝選擇暗示他主動離開朝堂。
為了給林嵩留些體麵,梁武帝不僅沒有追究他的罪責,還封他為宣國公,特意為他建造宣國公府,讓他安度晚年。
但林嵩又怎會輕易沉寂下來?
他表麵在宣國公府過著悠閒的日子,每日閉門不出,隻是賞花弄草,可暗地裡,他的眼線卻仍舊遍布朝堂。
這些時日,林嵩一直在背後默默觀察朝中局勢。
他深知自己已然上了二皇子的“船”,隻有二皇子坐上那個位置,他才能重新被複用。
一旦二皇子失勢,自己也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所以,他才暗中聯係孫禮,並由孫禮出麵。
“殿下,林丞相一直在背後支持您,事已至此,已無其他辦法了!”
最終,在權衡利弊之後,蕭風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緩緩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順便了結了他,永絕後患……”
……
三天之後,朝堂之上一片莊嚴肅穆,大臣們正有條不紊地彙報著政務。
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隻見一人衣衫淩亂、神色慌張,匆匆奔至金鑾殿下,“撲通”一聲跪地,高聲呼喊:“報!邊關傳來800裡加急!”
滿朝文武瞬間將目光齊聚在來者身上,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愕與擔憂的神情,交頭接耳的議論聲也隨之響起。
來者深吸一口氣,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啟奏道:“啟稟陛下,大事不好!東海國狼子野心,三天前毫無征兆地突然發難,一路勢如破竹,連克鎮夷、朔風二城。如今,敵軍已然兵臨齊州城下,齊州城也岌岌可危,懇請陛下速速決斷,派兵支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炸開了鍋。
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驚惶,有的低聲咒罵東海國的背信棄義,有的則在慌亂中商討應對之策。
而趙括,卻在這一片混亂中顯得格外鎮定。
他不緊不慢地站走上前,昂首挺胸,身姿筆挺,舉手投足間一派大將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