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無漾手上動作不停,嘴裡繼續念叨:“製作木炭,最好選用柳木或者桃木,這些木材質地堅硬,紋理細密,燒製出來的木炭質量上乘,燃燒值高,而且雜質少。”
早在之前,他就已經吩咐陳恪把桃木劈成大小合適、粗細均勻的塊狀,為的就是讓後續燒製過程更加順利。
搭建土窯,無疑是製作木炭的重中之重。
蕭無漾在四處勘察後,特意挑選了一處空曠且安全的地方,擼起袖子,乾勁十足地用泥土搭建起簡易的圓形窯爐。
他一邊動手嘗試,一邊耐心地給陳恪講解:“這窯爐必須得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空氣流通順暢了,才能精準控製火候和燃燒程度,燒製出好木炭。”
緊接著,蕭無漾把事先準備好的桃木小心翼翼、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窯爐內,擺放時特意留了些空隙,為的是讓空氣能在木材間自由穿梭,確保燃燒均勻。
等木材全部擺放到位,他便用泥土將窯爐頂封得嚴嚴實實,隻留下進風口和出風口。
從外麵瞧去,整個窯爐就像一個敦實的半球,雖說模樣看著有些粗糙簡陋,但好歹能用。
一切準備就緒,蕭無漾才蹲下身子,點燃爐子下方的柴火。
與此同時,他轉頭對陳恪喊道:“三弟,你去進風口那邊,拿著扇子慢慢扇風,注意力度,彆太急。”
陳恪連忙應下,快步走到進風口,拿起扇子,一下一下有節奏地扇著風。
一開始,蕭無漾用小火慢慢加熱,讓木材中的水分一點點蒸發出去。
隨著時間緩緩流逝,溫度穩步升高,蕭無漾逐漸加大火力,目的就是讓木材充分燃燒起來。
在整個燃燒過程中,蕭無漾和陳恪兩人始終全神貫注,眼睛死死盯著窯爐內木材的燃燒情況。
一旦發現火勢有變化,他們便立刻根據實際情況,手忙腳亂卻又配合默契地調節進風口和出風口的大小,確保通風量恰到好處,讓火候均勻穩定。
時間悄然流逝,窯內溫度不斷變化,木材在高溫的作用下也逐漸發生著奇妙的改變。
當木材慢慢變成黑色,蕭無漾用一根細長的木棍輕輕觸碰,感覺質地變得酥脆時,他就知道,這木材已經燃燒到了合適的程度。
他當即提高音量說道:“三弟,停止加熱!”
剩下的時間,就是等木材自然冷卻了,這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至於最終能不能燒製出理想的木炭,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目前所需的材料,除了木炭之外,硝石和硫磺也同樣至關重要。
要是條件允許,使用硝石礦來獲取硝石自然是上上之選,硫磺也是如此。
但眼前畢竟條件有限,日後若是想大規模的製作黑火藥,必須找到這兩樣東西。
蕭無漾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他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其實就有硝石的存在。
那就是一些年代久遠的老房子,比如那些土坯房的牆角,甚至是廁所、牲畜圈附近的土壤中,因為長期存在有機物的分解,使得土壤中的含氮量較高,這樣的環境就比較容易形成硝石。
將這些土壤收集起來之後,通過溶解、過濾、蒸發等一係列繁瑣的步驟,就可以獲取硝石。
雖說過程麻煩,而且以現在的條件,得到的硝石純度也不會特彆高,但顯然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喜歡穿越大梁,我帶著七個老婆去流放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梁,我帶著七個老婆去流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