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弓箭便是戰場上的“遠射之王”,與現代槍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遠距離取人性命的大殺器。
拉開一張良弓,弓身的弧度流暢而充滿張力,仿佛蘊藏著無儘的力量。
搭箭、扣弦、滿弓,一氣嗬成,隨著“嗖”的一聲銳響,利箭離弦而出,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呼嘯,好似一顆出膛的子彈。
箭矢以肉眼難辨的速度飛撲向目標,能在百米之外精準命中,穿刺力驚人,輕鬆穿透厚實的木靶。
一張好弓,配上利箭,無論是堅固的盾牌,還是厚重的鎧甲,在它麵前都難以完全抵擋,盾牌被射穿,鎧甲被洞穿,敵人應聲倒地。
戰場上,萬箭齊發之時,箭雨遮天蔽日,如烏雲壓境,瞬間覆蓋大片區域,讓敵人無處可藏。
這威力,不遜色於現代戰場上的槍林彈雨,所到之處,敵軍非死即傷,士氣瞬間瓦解,敵軍陣腳大亂。
弓箭手的強大還在於其機動性。
他們無需像槍械部隊那樣依賴複雜的後勤補給和特定地形。
能在崇山峻嶺間穿梭自如,借助山林的掩護,悄悄靠近敵人。
能在廣袤平原上迅速展開攻擊,打完就撤,靈活多變,給敵人致命一擊後又消失在視野中,蹤跡難尋,讓敵人防不勝防,頭疼不已。
回想起在草原的時候,憑借著現代的記憶,蕭無漾就曾複製出了諸葛連弩。
但當時時間緊迫,複製出來的改良版諸葛連弩,射程僅150米,還是三連射,雖說已遠遠超過現在的弓箭,但蕭無漾並不滿足。
他深知,在同等條件下,弓箭射程越遠,殺傷力越大,作戰效率也就越高,自然就能占據絕對優勢。
這樣,也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傷亡率。
於是,蕭無漾打算利用這段時間再次對諸葛連弩進行改良。
可繪製改良圖紙遠遠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畢竟他並非專業的匠人。
無奈之下,他把全寨能召集到的工匠師傅們都聚在了一起,希望集思廣益。
工匠師傅們看到圖紙後,無不嘖嘖稱歎,紛紛感慨從未見過如此精巧的物件。
他們表示,若隻是按照圖紙製作,雖然麻煩一些,但也不成問題,但要進一步改進,實在是力不從心,也提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蕭無漾心急如焚,他也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此刻的他迫切需要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相助。
說來也巧,就在蕭無漾一籌莫展之時,山下來報:“啟稟主公,寨外有個老頭帶著個孩子前來投奔。”
最近,蕭無漾心煩意亂,諸多事務如亂麻般纏繞心頭,理不清頭緒。
山寨近來投奔者眾多,大多是在這蠻荒之地中活不下去、隻求混口飯吃的普通人。
蕭無漾心善,將他們一一安置在貪狼寨附近,起初也沒把這些瑣事放在心上,便隨口吩咐道:“交給軍師處理吧。”
沒想到屬下並未離去,而是接著稟報道:“主公,這個老頭點名要見您,還揚言見不到您就絕不離開。”
蕭無漾一聽,不禁來了興趣,心中暗自思忖:這老頭莫不是認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