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看著眼前這群年輕英武、滿臉乾勁的將領,心中感慨萬千,一一含笑回應。
稍作安頓後,蕭無漾召集眾人聚於大帳,神色鄭重地說道:“諸位,今日我要將嶽父提出的四點治理良策,與大家細細說說。”
他條理清晰地將郭奕關於立規矩、以生存需求凝聚人心、培養核心力量、建立公平晉升機製的建議一一闡述。
帳內眾人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稱是,眼中滿是認同與堅定。
燕震天率先起身道:“郭老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尤其是立規矩這一條,必須儘快細化各項細則,讓所有人都清楚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絕不能含糊。”
陳恪也接口道:“不錯!以生存需求安定人心更是關鍵。
大哥早在大小盤村時,就曾改良過土地,咱們大可將此法推廣開來。
讓大家有田種、有糧收,自然就能安穩度日。”
眾人紛紛各抒己見,圍繞著四點建議展開熱烈討論,從具體實施步驟到人員分工,都細細商議妥當。
蕭無漾看著眾人群情激昂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朗聲道:“諸位兄弟,如今目標已明,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定能讓這蠻荒之地改天換地!
接下來,便請各位按今日所議,各司其職,抓緊落實!”
眾人齊聲應和,各自領命而去,準備為重建蠻荒全力以赴。
隨後,蕭無漾派出大批人手,深入廣袤的蠻荒之地,四處張貼通告:凡願遷入內城者,可享妥善安置,內城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與發展機會。
他打算以內城為核心,逐步向外擴張——人口集中,無論管理治安還是提供保障,都會事半功倍。
通告一出,很快便有了回響。
無數無家可歸的流民聽聞消息,紛紛朝著內城湧來。
短短時日,內城便湧入了五六萬人,一時間人聲鼎沸,卻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好在蕭無漾早有準備。
李豐在蠻荒經營多年,走私生意遍布各地,對資源調配極為熟稔。
他依照蕭無漾的命令,動用自己積累的人脈與渠道,從南楚、東海采購了大量糧食與日用品。
這些物資的開銷,皆來自繳獲的徐海家產。隨著物資陸續運抵,內城的基本生活保障總算有了著落。
但蕭無漾清楚,這隻是權宜之計。
要讓新遷入的百姓真正安居樂業,必須給他們謀生的手段。
而此時,隨著走私規模擴大,南楚與東海朝廷也漸漸留意到了這邊的動靜——雖說這些交易表麵是民間行為,實則背後多有朝廷勢力牽涉,對鐵鍋、農具等物資的管控也隨之嚴格起來。
在蠻荒之地,開墾荒地、播種糧食才是長久之計。
蕭無漾當即傳信回去,公孫睿得令後,立刻組織人手趕製了大量鐵鍋、農具,火速送往內城。
為防有人趁機牟利、造成混亂,蕭無漾對物資發放製定了嚴格規製:以家庭為單位,按人口數量領取相應農具與鐵鍋。
負責發放的人員需詳細登記,確保公平公正。
同時安排專人指導使用,傳授墾荒種植的技巧。
如此一來,不到一個月,內城的局勢便基本穩定下來。
隻是蠻荒之地太過遼闊,要讓這片土地真正歸於安寧,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而留給蕭無漾的時間,已然不多——他心中還有更重要的事等著去做。
這日,蕭無漾將所有人召集到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