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隻剩下詹姆斯·多蘭粗重的喘息聲和他那幾乎要噴出火來的眼神。
格倫·格倫沃爾德和其他幾位高管交換了一個極其隱晦的眼神。他們都清楚,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可能會讓老板徹底爆炸,但也可能是唯一能讓他認清現實的機會。
最終,格倫沃爾德深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開口,語氣前所未有的謹慎:
“先生,還有一件事……可能……可能和江先生那邊的態度有關。”
“最近,有一篇影響非常大的深度報道,是關於我們球隊的……”
多蘭正處於暴怒的頂點,聽到這話,眉頭皺得更緊:“什麼報道?!我怎麼不知道?!我最近忙得要死,哪有時間看那些垃圾媒體寫的東西!”他的語氣充滿了不耐煩。
格倫沃爾德沒有再多解釋,而是直接從旁邊拿起一本雜誌,遞了過去。
那是一本最新期的《體育畫報》。
格倫沃爾德直接翻到了中間的幾頁,那一頁的標題用加粗的黑體字寫著,觸目驚心:
“冠軍光環下的裂痕:揭秘紐約尼克斯賽季中期的混亂與權力鬥爭”
雜誌頁麵上,布滿了用不同顏色筆做出的標注、下劃線和旁注——顯然,格倫沃爾德和他的團隊已經對這篇報道進行了反複、細致的研究。
詹姆斯·多蘭隻看了一眼標題,瞳孔就猛地收縮了一下!
他一把奪過雜誌,快速瀏覽起來。
這絕不是什麼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
這是一篇長達數頁、結構嚴謹、細節詳實的深度調查報道!
報道從上賽季中期開始寫起,引用了大量匿名的“內部消息源”——包括“接近球員的人士”、“前教練組成員”、“球隊工作人員”甚至“聯盟辦公室官員”的說法。
報道詳細描述了當時主教練德安東尼如何圍繞新星呂喆構建戰術體係,這直接挑戰了球隊老大卡梅隆·安東尼的地位,引發了更衣室內部的緊張氣氛。
隨後,報道筆鋒一轉,直指球隊內部流傳出關於“交易呂喆”的流言,暗示這背後有“更高層”的意圖。
接著,報道毫不留情地將矛頭指向了詹姆斯·多蘭本人!
“多位消息人士證實,正是球隊老板詹姆斯·多蘭,在賽季關鍵時刻,力排眾議,強行解雇了與呂喆關係密切的主教練德安東尼。”
“據一位了解當時情況的球隊高管透露,解雇德安東尼後,管理層內部甚至討論過‘趁呂喆交易價值最高時將其送走’的可能性,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更有甚者,在賽季後半段,有明確證據表明,存在來自‘管理層’的壓力,試圖通過限製呂喆的上場時間,來打壓其在續約談判中的要價……”
整篇報道,通過不同角度的敘述和交叉印證,幾乎全景式地還原了尼克斯隊在奪冠賽季中期那段不為人知的混亂局麵:戰術核心的搖擺、更衣室的微妙氣氛、管理層的外行乾預、以及老板本人的反複無常和控製欲……
而這一切混亂的核心,最終都指向了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vp呂喆的崛起,與其在球隊中應有的地位、發展空間和話語權,同球隊老板詹姆斯·多蘭那根深蒂固的、不容挑戰的絕對控製欲之間的尖銳衝突!
詹姆斯·多蘭的臉色,隨著閱讀的深入,變得越來越難看,從最初的震驚,到憤怒,再到一種被徹底扒光、暴露在公眾麵前的羞恥和恐慌。
他拿著雜誌的手,因為用力而指節發白,甚至微微顫抖起來。
原來……原來如此!
原來那些媒體的零星爆料,隻是冰山一角!
原來這小子根本不是在抬價!
他是真的因為這些事情,鐵了心要走!
而且,他還把這一切,都捅給了媒體!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詹姆斯·多蘭的愚蠢和不堪!
這一刻,多蘭終於將呂喆團隊拒絕談判的態度,和這篇如同檄文般的深度報道,徹底聯係了起來!
他感到一陣眩暈,仿佛被人狠狠地、當眾扇了一個耳光!
“先生……”格倫沃爾德看著老板那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的臉色,硬著頭皮繼續彙報,“這篇《體育畫報》的報道,一出來就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推特、各大籃球論壇、體育新聞網站……到處都在討論這件事。轉發量和評論量非常驚人。”
他頓了頓,聲音更低了一些:“而且,從目前的輿論風向來看,對我們球隊……非常不利。”
“很多球迷,甚至是我們尼克斯自己的球迷,都在社交媒體上……嗯……表達對您的不滿,用詞……比較激烈。”
“其他球隊的球迷,更是抱著看熱鬨的心態,各種嘲諷和調侃,說我們自己看走了眼,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fvp,結果因為內部矛盾,眼看著就要留不住了……”
詹姆斯·多蘭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難堪!前所未有的難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看完了整篇報道,除了震驚和憤怒,更多的是一種被扒光了底褲、扔到大庭廣眾之下展覽的羞辱感!
這篇報道,不僅僅損害了尼克斯隊的聲譽,更是把他詹姆斯·多蘭塑造成了一個剛愎自用、外行領導內行、親手葬送球隊未來的蠢貨!
這簡直是在掘他的根!
“查!給我查!”多蘭猛地抬起頭,眼神凶狠,“到底是誰把這些東西捅出去的?!是不是我們內部的人?!”
格倫沃爾德連忙搖頭:“先生,我已經讓人在內部排查過了。能接觸到這麼多核心信息的人非常有限,而且他們都沒有動機這麼做。這篇報道的很多細節,更像是……更像是從球員的角度或者經紀人那邊流出來的。”
言下之意,昭然若揭。
這依然是呂喆團隊的手筆!
詹姆斯·多蘭沉默了。
這一次,他沒有立刻暴跳如雷地否認。
他開始真正地懷疑自己之前的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