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了?”呂喆的表情立刻嚴肅了起來。
孫躍點點頭:“嗯,老毛病了。”
他說的確實是實話。
幾年前在美國接受的那次肩關節手術,雖然讓他重返了賽場,但高強度的對抗和訓練,總會時不時地引發酸痛和不適。
這兩天的訓練,顯然讓他的舊傷有些不堪重負。
呂喆聞言,眉頭一皺,語氣裡帶著一絲不解和關心:
“有傷就該直接報備休息啊,那還硬撐著來參加集訓營乾什麼?”
孫躍的表情更尷尬了,他支支吾吾地解釋道:
“哎呀,也不是……也不是什麼大傷……就是一些老情況,強度一上來,就有點……有點反應……”
他話沒說完,但呂喆瞬間就明白了。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所謂的“舊傷複發”,更像是一個體麵的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這些老將的身體,確實跟不上這種強度的消耗了。
他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語氣也緩和了下來:“行,知道了,那你去休息吧,讓隊醫給你看看。”
“好,好。”
孫躍如蒙大赦,點點頭就準備轉身離開。
可他剛走出兩步,卻又突然停下,轉過身來,重新走到了呂喆麵前。
他這次的表情,比剛才要嚴肅和真誠許多。
“小呂,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你說。”
孫躍組織了一下語言,用一種非常委婉的口氣說道:
“不光是我……隊裡還有些……年紀大點的球員,可能……確實不是很能適應你帶來的這個訓練強度。”
他沒有提任何人的名字,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我知道你的方法是nba最先進的,是為了我們好。但是……你看能不能考慮一下……找到一個平衡點?”
他這是在替那些開不了口的老將們,向呂喆提一個善意的醒。
呂喆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
等孫躍說完,呂喆看著他,鄭重地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
孫躍的身影消失在場館門口,呂喆卻久久沒有收回目光。
他低頭看著腳下那片被汗水浸濕又風乾的木質地板,陷入了沉思。
孫躍的話,像一顆石子,在他心裡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想得更深了。
這不就是華國籃球未來的縮影嗎?
姚朙退役後,08黃金一代的成員們,也就是眼前的這批老將,正不可避免地老去,他們的身體和競技狀態,已經跟不上世界籃球飛速發展的節奏。
而身後,年輕一代卻沒能及時接上來。
除了一個運動能力出眾、能勉強跟上節奏的周鵬,整個中生代的力量幾乎是斷檔的。
到頭來,還是得靠一個正值巔峰的易建連,像一根獨木,苦苦支撐著這艘搖搖欲墜的大船。
無怪乎後來的華國男籃,成績一路下滑,屢屢在國際賽場上折戟沉沙。
呂喆突然想到一個有些滑稽的現象。
前世,外界經常批評華國足球,說他們一搞集訓,就是拉體能、跑萬米,方法原始落後。
但現在,站在這裡,他居然有些理解那種無奈了。
根源,在於hba聯賽本身。
那個環境,就像一口溫水煮青蛙的大鍋。
競爭強度不夠,對抗水平不高,大部分球員早就習慣了那種安逸的節奏。
現在,自己猛地把nba級彆的訓練強度扔了進來,把水溫瞬間燒開,他們當然受不了。
唉……
呂喆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理解歸理解,但妥協,絕不可能。
他猛地抬起頭,眼神中的那一絲無奈已經被決然所取代。
他轉身看著身旁一臉求知欲的王赫教練,語氣冷靜而堅定。
“王教練。”
“哎!呂哥,您說!”
“待會兒吃完午飯,休息的時候,你辛苦一下。”
呂喆的目光掃過球場,聲音不大,卻字字千鈞。
“你去挨個兒敲開他們的房門,跟他們每個人都聊一聊,了解一下情況。然後,你把我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他們。”
他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道:
“這個集訓營,就是這個強度。以後也隻會是這個強度,不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