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重生了,但華國籃球的青訓體係,依然落後得令人絕望。
這些球員,在他們最關鍵的漲球期,在身體和技術定型的黃金十年裡,接受的卻是算不上先進的青訓理念和訓練條件。
不要說跟美國比,就連跟歐洲比,都有著巨大的鴻溝。
地基就沒打好,現在樓都蓋到一半了,你再想去修補地基,怎麼可能?
他們已經很努力了。
但天賦和努力,在錯誤的道路上,隻會越走越偏。
呂喆他能靠一己之力,贏下一場比賽,甚至創造奇跡。
但他改變不了整個體係的沉屙。
這種無力感,比球場上的任何失利,都更讓他感到沮喪。
呂喆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指尖在屏幕上漫無目的地劃著。
那些雜亂的咒罵,看得他心頭越發沉重。
但就在這時,一條被頂得很高、點亮數驚人的長評,像一根毒刺,狠狠紮進了他的視線。
這條評論寫得很長,語氣看似客觀冷靜,字裡行間卻充滿了陰陽怪氣的揣測和惡毒的攻擊。
“大家先彆急著罵球員,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問題的根源。我關注國家隊很多年了,對裡麵的情況多少有點了解。”
“首先,大家不要被呂喆在商業活動上那種溫和謙遜的形象騙了。”
“這個人,私底下極其強硬、固執,甚至可以說是霸道,是典型的球霸作風,根本不給彆人留活路。”
評論的“火力”瞬間對準了呂喆。
“就說第一場打塞爾維亞,他回到隊裡,對那些功勳老將有過哪怕一絲一毫的尊重嗎?沒有!”
“朱方雨、王士鵬這些人,哪個不是為國家隊立下過汗馬功勞?就算現在巔峰已過,難道就一點價值都沒有了?”
“可結果呢?下半場硬生生被他按在板凳席上,一分鐘都沒給上!”
“他這麼做,無非就是為了立威,搞下馬威,樹立他自己絕對的權威。手段可以說是非常陰險狡詐。”
“再說他這次回來打比賽的行為,更是充滿了算計。”
“你要麼就真的忙,一場都彆打;要麼就有點集體榮譽感,兩場都打完。你這打一場,不打一場,算什麼意思?”
“說白了,不就是為了擺譜嗎?”
“就是為了讓全國球迷都親眼看看——有我呂喆在,球隊就能贏;沒我呂喆,你們就是一盤散沙,輸得要多難看有多難看!這不就是赤裸裸地在告訴所有人,他有多重要嗎?”
“這種行為,恰恰證明了他這個人毫無集體榮譽感!他隻在乎自己牛不牛逼,隻在乎自己的數據和個人形象。華國男籃丟臉跟他有什麼關係?”
“他第一場刷完分,表演結束,立馬腳底抹油,拍拍屁股跑了,繼續回他的nba當大爺去了!留下一地雞毛給國內球迷自己收拾!”
這條長評,邏輯看似“縝密”,情緒煽動性極強,下麵還有無數跟風點讚和附和的回複。
“臥槽,帖主這麼一說,瞬間清醒了!”
“細思極恐!這人心機也太深了吧!”
“我說呢,怎麼就打一場,原來是這個算盤,太惡心了!”
呂喆的瞳孔猛地一縮,一股怒火“噌”地一下就從心底燒到了天靈蓋。
他的手指攥緊了手機,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但僅僅幾秒鐘後,這股暴怒就迅速冷卻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徹骨的冰冷。
他忽然想起了幾天前,那場突如其來、幾乎將“喆一代”簽名鞋打入深淵的輿論風暴。
那些整齊劃一的差評,那些拙劣的水軍文案,那些在同一時間點集中爆發的負麵帖子……
一個個獨立的事件,在呂喆的腦海中迅速串聯,形成了一條清晰的、淬著毒液的攻擊鏈條。
先是攻擊你的產品,動搖你的商業根基。
然後,再從你的職業態度、個人品德、國家榮譽感等各個方麵,進行全方位的抹黑和質疑。
這不是巧合。
這絕對不是巧合!
這是有人在背後,發動了一場有組織、有預謀、成體係的攻擊!
想到這一點後,呂喆本以為自己會怒不可遏。
但出乎意料的是,那股滔天的怒火在胸中翻滾了一瞬,便迅速熄滅了。
剩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