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發出來,交到了中鋒楊漢森的手中。
楊漢森穩穩地在高位站定,如同燈塔,成為了全隊的策應支點。
而呂喆,則開始了真正的“無球表演”。
他先是一個v字形的空切,假意往內線跑,吸引了防守者的重心。
隨即猛地一個反跑,兜出到三分線外。
就在他跑動的路線上,楊漢森甚至沒有看他,一個極具想象力的提前量傳球已經送出!
籃球仿佛長了眼睛,精準地預判了呂喆的跑動終點。
球到,人到!
呂喆接球的瞬間,身體甚至都不用調整,順勢起跳!
“唰!”
又是一記三分!
防守呂喆的美國隊後衛一臉茫然。
他感覺自己像個傻子,被一根無形的線牽著來回跑,可他連呂喆的衣角都沒碰到!
“漂亮的傳切配合!”餘嘉的聲音再次高亢起來,“美國隊以為限製了呂喆持球就萬事大吉,但他們忘了,呂喆的無球跑位同樣是曆史頂級!”
“而楊漢森這個高位策應……他完全讀懂了呂喆的跑位意圖!這個提前量,傳得太妙了!”
美國隊不信邪。
下一回合,他們對呂喆的無球繞防更加凶狠,幾乎是寸步不離。
呂喆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不再尋求接球,而是一個加速,主動衝向持球的隊友,做了一個結結實實的掩護!
美國隊的防守瞬間出現了混亂!
換防?還是不換?
就在他們猶豫的0.5秒裡,華國隊的年輕後衛抓住機會,一步過掉對手,輕鬆上籃得手!
整個第三節,球場上的景象變得無比詭異。
籃球的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呂喆手上,可美國隊的防線卻比他持球時更加混亂、更加狼狽。
呂喆就像一個球場上的幽靈。
時而一個鬼魅的背切,接楊漢森心領神會的擊地傳球,完成上籃。
時而又是一個反跑,牽扯兩名防守球員,為外線的陳金廣創造出巨大的空位。
美國隊的球員們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張由呂喆編織的無形大網。
他們拚命掙紮,卻發現每一次都被對方的跑位和傳球精準地預判,最終被勒得越來越緊。
他們賽前設想過無數種與呂喆對位的場景。
可現實的殘酷告訴他們,這個41歲的男人,無論有球還是無球,都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第三節結束,分差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被進一步拉大到了15分!
第四節開始,呂喆不再執著於某一種打法。
他仿佛進入了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
這一回合,他用無球跑位空切得分。
下一回合,他又在弧頂持球,用一個不講理的後仰跳投終結進攻。
再下一回合,他又送出一記匪夷所思的傳球,助攻隊友命中三分。
個人強攻、無球空切、團隊傳導……三種模式在他手中無縫切換,遊刃有餘。
反觀美國隊,在一次又一次的無功而返後,心態徹底失衡了。
他們的進攻變得簡單粗暴,毫無章法,投籃選擇也越來越離譜。
“當!”
“哐!”
籃筐仿佛對他們加了蓋子,頻頻打鐵的聲音在球館內回響。
分差,被一點點撕開,從15分,到18分,再到20分……最後,變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嘟——!”
美國隊主教練請求了暫停。
呂喆正低頭擦著汗,還在思考著下一個回合該如何調動對手。
他甚至沒太注意比分的變化,隻是隱約覺得……今天的美國隊,好像有點不經打?
跟自己印象裡那支夢之隊不太一樣。
直到這時,他才下意識地抬起頭,看了一眼現場的大屏幕。
記分牌上,鮮紅的數字刺入眼簾。
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