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四川。
陳知文沒想到自己回來一趟就出不去了。
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紀一家三甲醫院的心外科醫生。
在一次長達一天的手術之後昏倒在手術台下,醒來之後就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剛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同名同姓的醫學生。
前身還沒有畢業,現在才大四。
在日本上學上得好好的,他有一天收到老家的電報,說父親現在臥病在床可能就要不行了,讓陳知文趕快回家。
陳知文是一收到電報就趕快收拾行李往家裡趕,可惜還是沒能見到自己父親一麵。
這也不能怪陳知文,從日本東京到四川南溪縣,要是後世隻要一天的時間,可是在這個交通不便的民國,陳知文硬生生走了將近一個月。
當陳知文趕到家的時候,看見自己家門口掛滿了白布,一下子就昏過去。
等醒來之後就變成現在的陳知文。
陳知文原本是想回去繼續學習,可是看見自己家裡祖傳的藥鋪,一時間犯了難。
他家本來是世代郎中,這個藥鋪麵積不大但是在本地是很有名望。
陳知文的父親本來也是想讓陳知文繼承祖業當個中醫,但是一次去省城的經曆讓他明白,中醫如果不革新必然會失去價值,於是將兒子送到日本去學習醫術。
前身也是爭氣,考上了日本最好的醫學院,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並且自己的成績在整個醫學院也是名列前茅。
前身的父親把兒子送到日本學習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陳知文的母親是一個日本人,是一個日本商人的女兒。
具體情況陳知文不了解,隻知道他的母親是在一個晚上跑到他父親的家裡尋求幫助。
陳知文的父親於是收留了她,雖然語言不通,但兩人還是結婚生下一個孩子。
隻是陳知文的母親在將陳知文生下來後就不幸去世了,隻留下陳知文的父親還有這個可憐的孩子。
陳知文的父親將陳知文送到日本留學,也是希望他可以在日本上學期間尋找自己母親的身世。
隻不過陳知文上學之後才知道,在日本學醫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完成這件事情。
憑借一個母親留下來的玉佩,陳知文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尋找。
前身想繼承家裡的藥鋪,也不去日本上學了,就當個郎中也不錯。
但是現在的陳知文不是這麼想的,在他看來日本的文憑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文憑才能證明自己在日本這幾年的成果,要是拿不到文憑,那前身在日本的這幾年就白混了。
結果沒想到,回家沒多久,四川大旱大澇一起發生,本地農田顆粒無收。
此時的農民生活全靠那幾畝土地,雖然手裡有點餘糧,但是也絕對支撐不到下一次收割。
大家原本想要逃荒,卻被本地的軍閥給攔下來。
軍閥統治的就是人,要是人沒了,自己還怎麼統治,自己的軍隊還怎麼維持。
所以駐紮在本縣的所謂大帥下達一個命令,未經他的允許所有人都不準離開本縣範圍,要是發現有人偷偷摸摸地離開,那就直接殺掉。
陳知文聽見這個話也不敢偷偷離開了,因為縣城的城門上就是幾個血淋淋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