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想要畢業之後前往上海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上海是唯一一個比較安全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個曆經好幾次戰爭都沒有什麼損壞的城市。
特彆是在淞滬會戰期間,雖然外界已經成為絞肉機,租界裡邊依然還能保持繁華,甚至正常的生活秩序都沒有受到影響。
中島由一夫知道陳知文的想法,他也沒有強硬地要求陳知文留在東京帝國大學。
他隻是讓陳知文早點接觸自己母親那邊的親人,好好考慮一下是否要加入日本國籍。
對於是否要加入日本國籍這件事情,陳知文是非常猶豫的。
現在加入日本國籍,自己作為中日混血肯定能夠獲得一些好處,但是之後會怎麼樣?
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人的身份在一定時間之內還是一種負擔。
不過既然中島由一夫都建議陳知文加入日本國籍,他知道要是自己不加入很可能會受到排擠。
現在的日本帝國大學名字裡邊還帶有帝國兩個字,這就說明學校受到日本天蝗的重視。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武士道精神在學校裡邊隨處可見,隨處可見的還有對於中國學生的歧視。
中島給了陳知文中村家族的所在地,讓自己過去聯係一下。
他還特意給陳知文批了一個星期的假期。
陳知文對於尋找母親家人這件事情是比較排斥的,因為他並不知道對方的態度,要是對方都是狂熱的戰爭支持者,支持對中國的侵略,他又應該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特彆是現在他還是一個中國人。
埼玉縣的中村家族人丁算是比較稀少的,在當地很有名氣,但是現在也是在逐漸衰落。
首先就是家裡的大兒子中村正雄在中國經商的時候意外身亡,隨之消失的還有當時中村正雄的小女兒中村玲子。
中村家族也想過要去尋找,但是幾千公裡的距離還有語言文化的隔閡讓這種尋找如同大海撈針一樣。
二兒子從東京工業大學畢業之後,在當地成立了一家小型的鋼鐵廠,雖然不是什麼賺錢的行業,但是因為靠著國家政策,現在也算是有滋有味。
小女兒中村優美,嫁給了一個軍官,這個軍官也算是年輕有為,在中村家族的支持下現在三十多歲已經是中佐軍銜,未來前途還算是光明。
陳知文來到埼玉縣,在車站工作人員的指點下找到了中村家的房子。
這是一棟西式花園建築,三層小樓,後麵還帶有一個花園。
“中村家裡這麼有錢的嗎?”陳知文犯起嘀咕。
但是中村家裡有錢才是正常的,因為1910年前後出去經商,家裡肯定是有些家底的。
陳知文還沒有敲門通報,麵前的大門就打開。
裡邊的仆人應該是要往外邊扔垃圾,看見陳知文站在那裡,出聲詢問道,“這位先生是有什麼事情嗎?”
現在周圍的秩序有些混亂,但是仆人看見陳知文穿著得體的西服,沒有懷疑他是踩點的小偷。
“請問這是中村家嗎?”
“這裡是中村家,請問您是……”仆人禮貌地回應道。
“是否可以通報一下家主,就說中村玲子的孩子過來了。”陳知文說明自己過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