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看法?”中島由一夫聽見陳知文的發言之後問道。
“我感覺這不是惡性腫瘤,反而像是一個被吞到肚子裡的畸形兒。”陳知文越想越感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於是眼神堅定起來。
“胡說,這麼大的腫瘤,而且生長得還這麼迅速,肯定是個惡性腫瘤。”有醫生反駁道。
但是陳知文堅信自己的觀點。
因為這個孩子的表現實在是太正常了。
一般來說,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疼痛。
這個嬰兒除了吃飯減少之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的情況。
如果他的腹部真的是一個惡性腫瘤,那麼隻有肝部腫瘤和腎上腫瘤這兩種可能。
發展到這麼大的腫瘤一定會損害器官的功能,但是這些損害在這個病人的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
在排除一些可能的疾病之後,陳知文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個孩子患上的可能並不是惡性腫瘤。
但是這也帶來一個矛盾的事情。
孩子的家長想的是,要是孩子患上的是惡性腫瘤,那就不讓他再遭受痛苦,但是要是就像陳知文說的那樣,這不是惡性腫瘤,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你確定這個病人患有什麼病嗎?”中島由一夫問道。
“我認為他肚子裡的腫瘤實際上是一個畸形兒。”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歎,人體的奧秘實在是太多了。
病人遇到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個嵌合體,在胚胎時期孕婦懷的是雙胞胎,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一個胚胎將另一個胚胎吞噬,隻剩下一個孩子。
發生這樣的情況大概率是孕婦懷孕期間攝入的營養不良。
陳知文上一世接觸過這樣的患者,不過那位患者的情況更為特殊,將自己的兄弟吸收之後,病人的身體裡出現了兩顆心臟,而且都承擔了一部分的身體供血任務。
這個嬰兒的情況算是最常見的一種,他的兄弟姐妹沒有和他融為一體,而是在體內形成一個巨大的腫瘤。
不過陳知文的解釋讓會議室裡沉默了好久,大家都在思考陳知文的判斷裡邊是否有漏洞。
此時的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雖然是全日本最厲害的醫院,但是對於新生兒的研究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相關的研究。
嬰兒體內的情況大家也都不了解,因為小孩子和大人不一樣,體內的器官還處於發展生長階段,血管細小,對於這些醫生來說很難施展開來。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大家覺得還是陳知文的判斷比較準確,但是這也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進行手術。
根據x光影像來看,這個嬰兒肚子裡的腫瘤占據了腹腔的大部分空間,大小直徑超過五厘米。
這樣的手術很難去做,因為腹腔內有許多血管,想要在不傷害這些血管的情況下將腫瘤取出來,這是一件非常難以完成的事情。
但是這個腫瘤還必須完整的取出來,因為誰都不知道腫瘤內部是什麼情況,要是裡邊有膿水的存在,很可能會汙染腹腔,給嬰兒的手術之後的恢複帶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