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坐著輪船回到上海,隻不過這一次買的是頭等艙的船票。
來到上海之後,陳知文的第一件事不是去醫學院報告,而是前往位於日租界的日本辦事處進行登記。
日本人在上海的公共租界裡邊硬是隔離出一個日租界,雖然沒有正式的名義,但是日租界裡邊都是日本人在居住,其他人過去很容易受到排擠。
日本領事館的總領事名叫田川次郎,在知道陳知文是華族,而且還是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這一屆的第一名之後,非常熱情地接待陳知文。
“您這次來到上海是乾什麼的呢?”田川次郎親自給陳知文泡了一杯熱茶。
“謝謝領事大人,我這次來到上海是因為接受了文華大學醫學院的邀請,打算在那裡當一個老師。”
“您是東京帝國大學的高材生,為什麼不選擇留在東京,而是選擇要來到上海?”
陳知文隻是苦笑,“東京雖大,但是哪裡有這裡有更多的機會。”
田川次郎聽了陳知文的解釋之後也是非常讚同。
田川次郎就是一個失敗者,因為競爭失敗被趕出東京,來到上海成為一個看似地位顯赫實際上隻是一個吉祥物的總領事。
在得知陳知文也是因為華族之後,田川次郎的態度就更加和藹。
“你有沒有想法在我們領事館也來個兼職,當一個兼職的醫生?”
田川次郎突然想到現在領事館麵臨的一個難題。
上海雖好,就是有一個缺點,缺少醫生。
特彆是日租界,現在日租界裡有幾萬名日本僑民,但是還沒有幾位日本醫生。
整個日租界隻有一家日本人開的醫院,醫院裡邊也隻有兩位醫生。
這兩位醫生手術水平一般,隻能去做一些簡單的手術,對於那些難度比較高的連嘗試都不願意。
在日租界裡,他們也就是靠著給病人開點藥做一些縫合來維持生計。
有時候也會去給人家做一些小手術,但是對於重要的人物,他們是從來都不敢隨便開刀的。
去年領事館裡有一位職員肚子疼,找到那兩位醫生之後他們判斷出這位病人應該是闌尾炎。
但是就是闌尾炎這樣的手術他們都不敢去做,最後還是田川次郎知道這件事情後派人開車將病人送到美國人讚助的醫院裡邊才將已經化膿的闌尾給切除下來。
在知道陳知文在東京已經可以開展大型手術之後,他就希望能將陳知文留在領事館裡當一位兼職的醫生。
領事館裡其實也有一位專職的醫生,隻是人家是關係戶,來到上海之後每天隻是遊山玩水,根本就不管領事館裡的病人。
但是作為一個領事館,又必須有一位信得過的醫生。
田川次郎之所以選擇陳知文,並不僅僅因為陳知文的醫術有多好,他更看重的是他被天蝗接見過的這段經曆。
被天蝗接見過,這就說明陳知文的背景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