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兒科醫生帶來了自己的病例,希望陳知文能夠指導一下。
陳知文本來以為就是普通的腫瘤,但是當他拿出這位病人的x光照片之後就被上麵的內容給深深震撼到了。
因為這個病人的情況實在是太特殊了。
這位兒科醫生名叫海倫,是紐約一家兒科醫院的醫生,這次參會就是因為這個病人的情況不是自己能夠解決的,所以他希望可能能在陳知文這裡得到一些幫助。
但是陳知文看見這個可憐的孩子的x光片子之後,隻是一分鐘,就很遺憾地搖了搖頭。
“很抱歉,這個孩子的病情也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
這個孩子得的也是腦瘤,但是他的腦瘤位置位於大腦內側。
這讓陳知文完全沒有施展能力的可能。
這種位於大腦內側的腫瘤,隻有依靠介入才能有一絲希望,外部開刀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陳知文很遺憾地表示,這種腫瘤我是沒有辦法的,這個病人隻能聽天由命。
腫瘤的種類有很多,現在好像任何器官都有癌變的可能,但是有些腫瘤能治療,但是有些腫瘤就沒有辦法進行手術。
交流過後就是一場實驗手術,陳知文將會在帶有觀察室的手術室裡完成一台普通的腫瘤手術。
這也是交流會的一部分,讓醫生們直觀地感受如何去進行手術。
這台手術是一台公益手術,從手術開始之前的檢查到之後的手術過程都會在所有人的眼下進行。
這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才三歲就檢查出來他的肝臟上麵有一個腫瘤。
這對孩子的家人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
這個家庭前不久才從經濟危機帶來的失業危機中走過去。
在之前那種窘迫的環境下,是這個孩子帶給他的父母兩代人生活下去的希望與信心。
但是現在這個孩子還沒有好好享受生活就患上重病,而且手術費用不是這個家庭能夠拿出來的。
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雖然現在一個工人的工資待遇年薪能達到八百塊錢,但是一個孩子的手術費用需要一兩千塊錢。
這不是這對年輕的夫妻能夠拿出來的。
不過他們還好遇到了陳知文。
做示範手術,不能去做什麼高難度的手術,因為要是難度超過自己的控製,那自己將會在現場幾十幾百個人麵前丟人。
這個孩子的情況好就好在病情比較簡單。
這是陳知文第一次在那麼多人的麵前做手術。
這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示範手術室。
這是兩個房間,裡邊的房間是一個標準的手術室,外邊是一個可以容納一百多人的房間,兩個房間之間是透明的玻璃,可以讓外邊的很清晰地看見裡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