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會雖然掛著美國的名字,人家實際上是想要成為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影響力的協會。
醫學會前不久給陳知文發了一封電報,希望陳知文能將框架給搭建起來。
陳知文對此感到非常頭疼,但是他很快就找到一個合適的工具人,南希。
南希在知道陳知文的想法之後沒有說什麼,隻是問陳知文對於在這裡成立美國醫學會上海分會有什麼要求。
“能說得過去就行了,其他地沒有什麼要求。”
南希對於陳知文這種懶散的性格很是無語,在她看來,這絕對是提高自己影響力的好機會,陳知文應該把握住。
這個美國醫學會在上海設立新的組織,實際上是想拓展自己在亞洲區域的影響力。
畢竟在這個年代,影響力就是賺錢的基礎。
南希構想這個協會可以橫跨中日兩國,因為陳知文在兩邊都是有影響力的。
但是陳知文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這樣的想法,因為現在建立一個中日聯合的協會,以後肯定會被利用,這對陳知文來說絕對是不利的。
所以南希隻好縮小了協會的範圍,將協會的範圍確定在國內。
上海這邊的醫生很好組織,隻要陳知文進行幾場交流就行,但是國內除了上海還是醫學比較發達的城市,還有像南京這樣的城市,醫學氛圍比較濃厚。
所以在南希的建議下,陳知文需要親自前往南京,組建在南京的分支機構。
不過首先是要將上海的協會給組建好。
陳知文本來以為這會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因為協會成立之後,成員肯定是要去做一些沒有報酬的事情,結果讓陳知文沒有想到的是,大家對於加入協會都是非常積極的。
全上海根據官方統計,醫生人數應該是在兩百人多一點,這裡邊還包括牙醫。當然這既是西醫的人數,還有許多中醫沒有統計在裡邊。
陳知文在第一天就收到一百多份簡曆,而且大多是在上海非常有名的醫生。
上海之前就沒有過這樣的一個組織,能夠將醫生們聯合起來。
實際上大家都想和其他醫生進行交流,因為醫學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自己要是跟不上進步,那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陳知文不認識這些醫生,但是這些醫生可是認識陳知文的。
陳知文在短時間內就將診所的手術範圍不斷擴大,一開始的腫瘤手術,到後來發展到婦產科的手術,這對其他醫生來說是比較震驚的。
好多醫生雖然也是什麼手術都能做,但是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在研究一個小領域,很難達成陳知文這樣居然能夠跨界研究的程度。
所以當得知陳知文將要在上海成立美國醫學會的分支協會之後,大家都願意加入進來,至少可以獲得一個交流的平台。
當然這裡邊還有美國醫學會這個平台的功勞。
名氣就是一切,不管是誰,都想有個頭銜,加入這個協會之後,以後自己的頭銜上還能多一行字。
陳知文要成立這個協會,雖然現在看來這個協會最多也就兩三百號人,但是這裡邊肯定是要有個什麼理事會,什麼專業協會的。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