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日本調查陳知文的情況非常困難,但是行動處在東京的情報人員依然從當時的報紙上找到了關於陳知文的照片。
照片中是陳知文在彎腰接受天蝗賜劍,照片是黑白的有點模糊。
關鍵是這家報紙上有對陳知文的簡單介紹。
陳知文在報紙上的名字是他的日本名字中村知文,報紙上稱呼他為未來日本的醫學霸主,現在日本年輕一代的太陽。
報紙上對於陳知文在日本國內還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的事跡也是有提及的。
戴春風現在能夠確定,陳知文確實是自己迫切需要的人才。
他同時也明白,陳知文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他和陳知文之間的合作主要還是一種利益的交換。
當然也是因為陳知文有這個資格。
上次和戴春鳳見麵還是在行動處裡,現在則是將地方換成了幽靜的茶室。
整個茶室今天都被戴春鳳給包下來,他親自給陳知文沏茶。
“我應該叫你陳先生還是叫我中村先生呢?”
“那就要看是陳先生對你有利還是中村先生對你有利了。”陳知文喝一口茶,挺苦的。
他放下了茶杯。
“您想好要怎麼和我合作了嗎?”
戴春鳳看著對麵這位年輕得有些過分的陳知文,思考了一下,“這是個難題。”
情報的傳遞一直以來都是行動處這樣情報機構重點建設的方麵。
一般來說會將情報彙總給情報站的電台,由電台統一將情報傳輸出去。
但是人多了就有泄密的風險。
要是電台出事,一下子就會牽連到好多人。
但是要知道建立一套獨立的情報網絡是非常昂貴的事情。
首先就是電台,這種電台肯定是要那種體積小,信號強的,這種電台根本不是用錢就能買到手的,整個行動處加起來這種電台也不超過二十台。
更重要的是電台的電報員。
這種電報員需要接受雙重的訓練,首先就是電台方麵,電報員不僅要收發電報,還要學會電台設備的維修還有保養。
要知道這些電台全都是進口貨,說明書都是英語,這就要求電報員有非常高的文化素養。
然後就是潛伏,作為在敵占區潛伏的電報員,他肯定是要接受一係列專業訓練的,能通過這些訓練的人本來就很少,再加上有文化懂電報,這樣的人才在戴純鳳手下也沒有幾個。
所以戴春鳳在陳知文這裡耗費的資源是巨大的,這讓戴春鳳非常頭疼。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問題,“你要是被抓到之後,能保守秘密嗎?”
“要麼讓我當場就死,要不然就不要讓我出現那樣的情況。”陳知文想了想,覺得自己好像不是那種硬漢。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