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飛機來轟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抗日戰爭的中後期,日軍想要轟炸某人的指揮所,但是計劃進行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因為雖然知道某人的大概位置,但是不知道人家的準確方位。
而當時的轟炸機攜帶的彈藥少,而且威力也不大,隻能在一個非常精確的位置進行轟炸。
大保內久一的指揮部非常堅固,就算在現在也不是用普通的炮彈就能摧毀的。
但是陳知文並不是想要依靠炮彈來進行摧毀。
大保內久一平時都會待在堅固的地下室裡,但是地下室有一個缺點就是不透氣,所以他很不願意待在下麵。
更關鍵的是,陳知文知道整棟樓的構造,他知道了大保內久一每天最喜歡待的地方。
炮彈摧毀這個堡壘不容易,但是在特定時候對一個地方進行打擊還是可以的。
第二天開始,國軍的飛機就開始了大範圍的出動。
要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國軍的飛行員實在是太稀少了。
而且飛機也非常稀少。
國民政府這邊的空軍力量本來是非常有機會和日軍相媲美的,但是奈何遇到一個不靠譜的領導。
這位領導擔任空軍委員會的領導,將民間用來成立空軍的捐款都用來賺利息了。
是啊,在她看來,建設空軍這件事根本就不用著急,因為飛機又不能給她帶來財富。
所以她將這些捐款存到銀行裡,去吃一年兩百萬美元的利息。
直到戰爭已經快要開始了,她才想著去購買飛機。
結果因為飛機的製造時間比較長,等戰爭開始之後,到手的還隻有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飛機零部件都因為戰爭發生之後日本方麵的製裁而不能進來。
原本兩個國家的空軍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因為空軍的發展本來時間就不長。
但是這位硬是將優勢變成劣勢。
我們的飛行員在戰場上的實力真的非常棒,但是奈何敵眾我寡,就算技術很好,也打不過人家幾架飛機的圍毆。
現在出動飛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這是將國軍空軍的老本都拿出來了。
在一番轟炸之後,大保內久一本來是在四樓的一個房間裡,被十分巧合地擊中。
巧合是日軍這邊認為的,因為國軍的飛機對日軍的陣地都進行了轟炸。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的轟炸就是在針對大保內久一。
空軍特意安排了三架飛機對這個小目標進行轟炸,確保乾掉他。
第一發炮彈落在樓頂,大保內久一非常鎮定。
這枚炮彈隻是打碎了房間的玻璃。
但是第二發炮彈居然徑直落到房間裡,隻聽砰的一聲,房間裡的所有東西就都成了碎片。
大保內久一在這裡是為了指揮外麵的戰鬥,他不是一個人,旁邊還有電報部門,情報部門的負責人,而且還有各個部門的骨乾。
在空軍的轟炸中,這些部門都損失慘重,失去了協調作戰的能力。
趁著這個機會,國軍發動了又一次的衝鋒。
隻不過這次衝鋒他們將殘餘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進行了分割包圍,將原本就不多的鬼子再一次進行分割。
原本是一整塊的戰場現在被分割開來,這也就意味著國軍的壓力少了好多。
不出意外,僅僅一天的時間,這支已經被包圍了將近一個星期的軍隊就這樣被消滅掉。
外圍的士兵被消滅掉,國軍士兵終於挺進到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的下麵。
堡壘是堅固的,但是堡壘也是有門的,國軍士兵用炸藥將大門給炸開,裡邊的日軍負隅頑抗了一陣子,但是最終還是被消滅掉。
第二天,日軍的艦隊就到達上海,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