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人,三天的時間。
就像是一個泡沫,隻是這個泡沫是在血漿裡出現的。
陳知文在租界裡一直都在關注這邊的情況。
他看見這個情況實在是揪心。
所以打算帶著東亞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醫生們上戰場,給普通的百姓進行一些救助。
他首先來到了陸軍這邊的指揮部,想要得到司令官牛田進一的支持。
牛田進一對於陳知文想要帶領醫生去戰場給那些中國人看病是有點不痛快的,在他看來,陳知文是個日本人。
作為一個日本醫生,想的不是給偉大的士兵們看病而是給那些中國人看病。
這在牛田進一看來是件不能理解的。
但是陳知文說明了他的認識。
“將軍先生,我帶領醫療人員給那些平民看病也是在彰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風采。
這可是在構建大東亞共榮圈,能夠減少他們對我們的抵抗。”
牛田進一點了點頭。
陳知文同時還介紹了自己的另一個想法。
“將軍閣下,可能您不知道,之前那批來到這裡當軍醫的醫生都是我的學員,我想我可以借給中國人看病的機會,繼續培養合格的戰地醫生。”
牛田進一對陳知文高看一眼。
“原來那些優秀的醫生都是中村你培養的,他們確實幫了大忙。”
在陳知文指導下,這批軍醫深入貫徹陳知文的理念,本著簡單快速的原則,在醫院裡化身屠夫,製造了不少殘疾傷員。
但是這個情況並沒有被日本軍方給察覺到,他們隻是感覺現在死的士兵數量減少了,戰鬥減員變少了。
實際上,死亡率的下降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好處,反而因為傷員數量的增加,現在後方的運兵船已經不夠用了。
因為有一船又一船的殘疾士兵被送回日本本土。
當得知陳知文還能再培養一批這樣的醫生之後,牛田進一還是答應了陳知文的要求,打算讓陳知文再從日本本土召集一批醫學生,然後用中國的平民練手。
就這樣,陳知文的訓練班又開張了。
“屠夫療法”的傳承者又要增加很多了。
還是陳知文忠實的母校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當學生們知道陳知文將要成立新的一期培訓班之後,大家更加興奮了。
因為他們都知道第一期的學員現在的待遇。
日本的醫學圈子是非常小的,陳知文之前那一批學員的情況大家都非常清楚。
首先就是去海軍的那些學員,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中尉的待遇,所以現在大家都是中尉的軍銜,其中有一些優秀的,現在已經晉升為上尉。
而陸軍的那些學員,現在也都進入正軌,現在大家也都是前途一片光明。
上麵對於陳知文培養出來的學員非常認可,認為他們可以跳過培訓期,直接進入軍隊服役。
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生們對於陳知文的第二期培訓班是非常期待的。
因為他們認為加入陳知文的培訓班就能夠節省很多時間,他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晉升。
要知道,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對於優秀的軍醫都是非常期待的。
陳知文本來想著再搞一個五十人的培訓班,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他收到的申請表居然有幾百封。
其中不乏一些已經畢業的醫學生,想要通過陳知文的培訓班得到更好地發展。
在陳知文沒有察覺的地方,一個以他為首的軍醫勢力體係已經在不斷發展擴大。
或許有一天,日本的軍醫中,將會出現一個非常龐大的“中村派係”。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