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對自己做的這個小手術非常滿意,他一共切了八十多刀。
這絕對不是為了報複,而是為了儘可能地讓傷員恢複。
就是手術之後切掉的腐肉有點多。
陳知文將山下藏服的傷口給重新縫合起來,這次他選用的還是美容針。
針口又細又密,以後留疤可能會小一點,就是現在傷員可能會有點疼,因為沒有打麻藥。
陳知文在手術過程中全程都在注意山下藏服的情況。
當疼痛強度超過人體可承受範圍之後,大腦就會下達昏迷指令。
在處理傷口的過程中,山下藏服多次要昏迷過去,但是因為陳知文全程把握手術節奏,所以山下藏服想通過昏迷來減輕疼痛的企圖並沒有得逞。
陳知文就是要讓這個鬼子感受一下什麼叫作酷刑。
在處理結束之後,陳知文還非常關心山下藏服未來的生活情況。
當得知他未來隻能憑借撫恤金生活之後,陳知文立刻給予了幫助。
“我在本土有一家工廠,或許你可以去我的工廠工作,我會按照標準給你發工資。”
“中村院長,非常感謝,你對我實在是太好了。”
山下藏服本來還在為自己的未來發愁。
當得知陳知文願意幫助他之後,激動地握住了陳知文的手。
“我一定會在你的手下認真工作,不會辜負您的恩情!”
陳知文也想好給這個鬼子安排什麼工作了,就給他安排噴漆這個工作。
這個工作工資高,福利好,山下藏服一定會適應的。
當然,這個崗位還有一個小小的缺點。
因為現在口罩製作還不發達,所以在這個崗位上的員工隻能戴普通的紗布口罩。
這樣的口罩保護效率約等於零。
工人長時間暴露在充滿微小顆粒物的操作空間裡,不到半年呼吸和心肺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的損傷。
按理來說陳知文應該為這些工人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但是這不是為了降本增效,為國家服務嘛,一切應該節省的都應該節省下來。
中村工廠現在的規模是越來越大,但是人力成本卻沒有增加多少,因為在工廠規模擴大的同時,工人的工資卻是在降低的。
因為陳知文發現了一條新路子。
隨著戰爭越來越激烈,陳知文發現回國的傷殘士兵數量是越來越多。
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傷殘士兵數量已經超過一萬人。
這些缺胳膊斷腿的士兵回到家鄉之後並沒有受到優待,而是變成了不敢去死的懦夫。
雖然有微薄的撫恤金勉強可以填飽肚子,但是他們也不想就這樣成為一個廢人。
他們也想要去找工作,隻是能提供給他們的工作是微乎其微的。
當陳知文注意到這樣的情況之後,他就對這些廉價的勞動力產生了興趣。
這些殘疾士兵隻需要一份工作,一份能養活他自己的工作。
於是在他的授意下,中村公司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招收工人。
這些殘疾的士兵被工廠安排到合適的位置。
不管是哪裡有殘疾,都一律安排去乾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