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的車輪戰還有消耗戰下,這個師團終究還是被一點一點地蠶食。
就像螞蟻蠶食大象一樣,大象一腳下去就能踩死不少螞蟻,但是螞蟻前赴後繼,就是要咬死這隻大象。
彭城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無數英魂的幫助下,國軍士兵不退縮,頂住壓力向前挺進。
兩邊的傷亡比現在達到了六比一。
國軍士兵用六個人的生命才能換一個鬼子士兵的生命。
但是戰爭就是這樣。
李成仁不是個硬心腸的人,但是看滿地的傷員還有屍體,他流下了眼淚。
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自己這樣做是否能改變戰場的格局。
他知道這場戰爭的勝利隻是一次巧合,如果真的將這個師團消滅,未來自己的處境將會更加危險。
這邊是不斷地圍剿,而在彆的戰場上,那是更加慘烈。
為了配合這邊的圍剿,那邊的部隊在艱難地阻擊拚命進攻的鬼子。
那兩個師團知道絕對讓國軍的意圖得逞,所以他們也是儘全力。
在雙方的激戰下,這個被圍剿的師團終究還是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這是一個大新聞。
在正麵戰場上,我們終於迎來一場大的勝利。
國府的報紙在拚命地宣傳勝利的消息,但是日本本土隻用一句勝利但是戰況激烈給掩蓋過去。
那個原本傲慢的師團長在部隊失去抵抗的前半個小時選擇了剖腹自儘。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誤,是他讓師團遭受覆滅,他知道自己沒辦法去見天蝗,所以隻好選擇了自殺。
如果有選擇他絕對不會自殺,但是日軍不會給他選擇的機會。
但是這個師團長自殺,並不代表剩下的官兵也會選擇自殺。
藤原小五郎在得知日軍失敗之後隻是歎了口氣。
他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軍醫會受到怎樣的待遇。
他的中文並不好,但是自己隨身攜帶了一本中文教材,通過這幾天的突擊,他已經會說幾句中文。
在看見國軍士兵來到戰地醫院之後,藤原小五郎很平靜地舉起自己的手。
“我是非戰鬥人員,我要求獲得符合《日內瓦公約》的戰俘待遇。”
他的內心很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受到虐待。
負責接收戰地醫院的是一位懂日語的少校,他在聽見藤原小五郎蹩腳的中文之後,感覺有些好笑。
在得知他是一位軍醫之後,少校眼前一亮。
“你是軍醫,所以我們會給你優待,但是你需要為我們服務,幫助我們治療傷員。”
藤原小五郎在得知對麵隻有這樣簡單的條件之後,直接答應下來。
“隻要不虐待我,我可以為你們服務。”
當藤原小五郎離開戰地醫院的時候,他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死去的鬼子士兵。
看著這些死去的同胞,藤原小五郎隻能默默歎息。
那位少校對藤原小五郎的配合很是詫異,因為他以前接觸的戰俘在被俘虜之後都是情緒非常激烈的,他沒有遇見過這麼平靜這麼配合的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