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努力下,現在前線的戰地醫院已經恢複了正常。
所長大人對這個少佐也很感興趣。
居然還有這樣不懂事的人,這不是在給自己臉上抹黑嗎?
於是在所長大人的報告中,這個少佐又變成那個導致前線傷員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要不是他倒賣藥物,虐待傷員,前線的傷員死亡率早就下去了。
要是這個小小的少佐聽到這個消息,他一定會愣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自己好像隻是貪汙了幾百支藥。
但是他不會說話,也不能從骨灰再變成人。
陳知文就這樣完成了任務。
之後的戰地醫院他也不去巡視了,他直接讓上麵下達死命令。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傷員死亡率不能超過百分之五十。”
就這樣,陳知文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傷員死亡率還真的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但是這個下降的原因還是有點奇葩的。
在日軍中,傷員治療失敗死亡和直接在前線戰死是兩種撫恤標準。
在這以後,直接戰死沙場的士兵變多了,而且還多了不少。
因為前線負責收集傷員的就是戰地醫院下屬的傷員收集隊。
這些傷員收集隊的士兵接到一個沒有成文的規定,以後再尋找傷員,隻要去找那些傷勢比較輕的,那些重傷員就直接給他們一個痛快。
他們也有疑問,為什麼要這樣對重傷員,難道他們就不值得得到救治嗎?
但是上麵隻給了一個解釋,因為後方的藥物資源緊缺。
就這樣,戰死的多了,傷員少了。
這也是完成任務的好方法。
隻是這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
士兵不是眼瞎。
那些輕傷員是能看見情況的,他們雖然不說,但是也對這樣的事情產生了迷茫。
一時間,投降的變多了。
在國軍的戰鬥力量中,那些投誠的日軍士兵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些叫反戰同盟,有些叫其他的名字。
在這場戰爭中,投降的日軍越來越多。
國府本來以為是因為自己的政策起作用了,結果這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他們害怕了。
這個原因讓國府的人哭笑不得,同時還震懾了一些潛在漢奸的心思。
隨著日軍占領地盤越來越大,很多人已經起了新的想法。
國府這邊是否還有潛力?
現在是不是已經到了轉變方向的時候。
但是現在他們產生了猶豫。
小鬼子對自己人都這麼狠,對連日本人都不是的所謂的中日親善人士會是什麼樣的態度?
自己好像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完成了任務,陳知文是很高興地回到了自己的研究所。
來到研究所,行李都還沒有放下,所長大人就召見自己。
“所長大人,你知道我些天過的都是什麼日子嗎?”
陳知文一進來就向所長大人吐槽前線的環境。
“有的時候我連蚊帳都沒有,我被蚊子叮得都睡不著。”
他同時還提出他在前線遇到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