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專員如果還想進步,那以後的日子就真的是天天像高三了。
現在的楊專員還有點鬥誌。
因為自己沒錢請私教了,所以他找了個小學,去旁聽。
小學裡的小孩子發現了一件奇葩的事情,班級裡出現了一個老爺爺在聽課。
大家本來以為這個老爺爺是上麵派下來的監察,結果發現這個老爺爺居然也在聽課。
楊專員學得很認真,但是他同時學得相當辛苦。
人老了以後,記憶力在逐漸衰退的。
小學生第一天記住的內容,第二天還能記住一大半。
但是他不行。
楊專員記住的內容,不到半小時就發現已經忘記得差不多了。
雖然他才三十多歲,但是這麼多年都沒讀過書,現在才捧起書來,未免有些太遲了。
他的腦袋就像生鏽的機器,楊專員想讓自己的大腦運轉起來,但是他的大腦已經被鏽死了。
他隻能徒勞地跟著小孩子一點點地去學習。
這也成了南京城內的一個奇景。
不過楊專員確實是有毅力的,日本投降之後,他憑借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居然還在戰後考上了大學。
隻是年紀這樣大的大學生,學校也是第一次遇見。
但是陳知文終究還是改變了楊專員的命運。
因為在清算漢奸的時候,負責審查他的官員都樂了,哪有漢奸天天在學校裡和小孩子一起上課的,這不是開玩笑嗎?
於是楊專員雖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但是他終究還是保住一條小命,還成為少有的知識分子。
人生或許就是如此的奇特。
不過去前線那兩位的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
一隻耳在半路上就因為生病死掉了,胖子雖然到了前線,但是在長時間的勞動下,他變成了瘦子,最終因為營養不良死在了前線。
楊局長的事跡廣為流傳,大家都知道他因為自己的親戚被牽連,現在丟掉了自己的位置。
這讓在南京的那些漢奸收斂了很多,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得罪了日本人。
一千條人命也抵不上一條日本人的命。
這是一個日本軍官在公開場合叫囂的。
一時間,漢奸們終於明白一件事。
在鬼子手下還不如在國府手下。
至少自己的上麵沒有那麼多的爹。
但是現在後悔也已經遲了。
戰爭從未停歇。
因為陳知文的彙報,前線的士兵得到了更多的藥去治療。
一時間死亡的人數在減少,但是殘疾士兵的數量在飆升。
日軍上層將這個問題拋給國內政府,在陸軍看來,自己隻負責打仗,其他事情都是政府的事。
但是在日本國內,日本政府在接收了一波波的殘疾士兵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日本終究隻是個小國,沒有辦法去容納那十幾萬的殘疾軍人。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