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對此還是感到有些意外的。
因為這時候能懂英文的還是少數。
麵前的這位川崎秀一郎,想要弄懂自己的論文,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首先他要搞懂在論文中的那些英文的專業用詞,然後還要理解自己在論文中描寫的操作。
“腦部手術現在對日本國內來說還是一件非常前線的技術,你現在能關注到我的這個技術,屬實是難得的。”
好學的人不管在哪都不會得到討厭。
在經過交談之後,陳知文發現這位是確實希望在腦科領域得到發展的。
川崎秀一郎雖然是個軍醫,平時做的都是屠夫一樣的事情,但是這不能泯滅他對醫學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究。
他希望能夠得到改變,同時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來到陸軍南京醫院當軍醫之後,川崎秀一郎就知道了陳知文的一係列研究成果。
很少有人注意到陳知文在美國做的那台手術,腦科手術現在還是禁忌,但是川崎秀一郎認為這個學科一定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當然研究陳知文的論文,川崎秀一郎實際上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得到陳知文的青睞。
因為自己現在還隻是一個大尉,川崎秀一郎還是希望自己能夠上升一下的。
而現在陳知文就有這個能力。
陳知文還不知道川崎秀一郎的想法,他現在隻是認為麵前這個小夥子確實是有想法的。
“你是陸軍南京醫院的,這樣吧,我有時候會去陸軍醫院做手術,你到時候可以跟在我後麵,我可以給你演示一下。”
腦科的手術談完了以後,兩人又談到了腹部的手術。
川崎秀一郎在腹部創傷領域有豐富的經驗,陳知文認為他確實是個可塑之才。
所以陳知文向川崎秀一郎發出邀請。
這也是陳知文成立這個組織的目的。
關係不是說說話就能拉近的,想要擴大關係網,自己也要去培養一些有用的人才。
川崎秀一郎這樣的情況,對自己來說,讓他從大尉變成少佐不是很難的事情,隻要一句話,就行,但是對川崎秀一郎來說,大尉和少佐之間雖然隻有一層隔閡,但是這對沒有資源的他來說,這是一道天塹。
自己在軍醫崗位上待個五年左右才有這個可能。
當然了,陳知文幫助川崎秀一郎自然不是白白幫助了,讓川崎秀一郎成為少佐,那他自然就成為自己組織裡的鐵杆成員,以後有什麼事情,隻要不危及川崎秀一郎的生命或者前途,川崎秀一郎就隻能答應,不能拒絕。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好多希望得到發展,但是又沒有關係的都希望能·加入俱樂部,但是俱樂部從來都不會放鬆自己對成員的要求。
在經過一番篩選之後,留下來的就都是一些有潛力的軍官。
而這些軍官也同樣意識到這個俱樂部的意義。
這不是喝酒的地方,而是增進友誼的地方。
作為有潛力的軍官,大家都知道這裡隱含的意義。
陳知文的俱樂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南京城內最有名的軍官組織。
而且這個組織的發展還得到了上麵的默許。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