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手術雖然說是非常麻煩的手術,但是陳知文要給富蘭克林做的,正好是陳知文之前發明的那個。
陳知文知道富蘭克林之後就是因為腦溢血去世的,所以他想著是否可以減輕一點富蘭克林的腦溢血幾率。
但是這也僅僅是減輕,陳知文還做不到讓富蘭克林完全的脫離腦溢血的危害。
動脈內膜剝離手術僅僅是減少幾率,還遠遠達不到杜絕腦溢血的發生。
在陳知文看來,富蘭克林未來因為腦溢血去世的幾率僅僅是從百分之百降低到百分之八十。
但是這也已經是足夠了。
“您患有嚴重的高血壓,而且因為職業的原因,所以在我看來您未來有很大的幾率會因為腦溢血而發生意外。”
總統這個職位可不是什麼清閒的位置。
特彆是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富蘭克林每天都要和下屬商討下一步的戰略布局,處理後勤的一係列問題。
富蘭克林前世之所以發生腦溢血,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在發生腦溢血之前長時間工作。
有時候半夜一兩點鐘,如果前線出現新的消息,富蘭克林絕對是要第一時間起來處理相應的問題。
更要命的是,來自前線的消息總是會在半夜的時候報告給後方,因為兩邊正好是有半天的時差。
富蘭克林是想不得腦溢血都難。
陳知文想給他做的手術隻是暫時的將富蘭克林血管裡的雜質進行清理。
但是陳知文做的隻是疏通管道的事情,管道總會有一天再次出現淤積,然後再次出現破損。
富蘭克林在得知陳知文能給他做個手術,讓自己減輕負擔之後,他是非常的高興。
因為高血壓,他常年感受到頭疼,很多時候他隻能靠著吃藥來緩解症狀。
在得知在做完手術之後,他的頭疼症狀就能得到緩解,富蘭克林當即就答應要讓陳知文幫自己去做這台手術。
“中村先生,您不愧是最厲害的醫生,其他醫生看到我的情況,隻是在一個勁的搖頭,隻有你在研究之後認為我還是可以去搶救一下的。”
於是富蘭克林同意了陳知文的手術計劃。
但是光是富蘭克林同意還不行,因為在他的身體健康方麵,他是不能自作主張的。
富蘭克林同意之後,還有一個專門的醫學委員會,陳知文還要向醫學委員會闡述自己的手術方案、手術理念。
在得知自己還要去用手術方案去說服彆人之後,陳知文頓時就感覺腦袋更大了。
但是既然已經選擇去做這件事,那他也隻要去進行充分的準備。
很快,第一次醫學委員會就召開了,在這次會議上,大家充分的認可了陳知文的技術,但是對陳知文要做的這台手術,還有手術難度,還是有很多疑慮。
在聽完陳知文的陳述之後,一位專家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位專家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美國最頂尖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