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這個孩子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之後,南希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陳知文也知道了這件事,在得知孩子已經被收養之後,也為這個孩子的未來祝福。
可是,他又想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地方。
在那裡,同樣有很多的孤兒,這些孩子是否也會有這樣善良的家庭去收養呢?
在戰火中,孩子永遠都是最倒黴的。
成年人還有去反抗的能力,但是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反抗命運的安排。
三毛流浪記中三毛的情況看起來已經非常淒慘了,但是實際上三毛至少身體還是健全的,這一路上還能遇上幾個好人。
在現實中,這些無辜的孩子有好多都被編製成所謂的兒童軍送上戰場,還有好多被壞人控製。
陳知文之前遇見的采生折枝現在越發的囂張,眼前國府還能為了民心去管一管,但是現在這些人販子得到了偽軍的支持,變得越發的囂張,甚至能直接闖到彆人家裡,將孩子給帶出來。
當新中國成立之後,經過官方統計,孤兒人數在四十到五十萬,隻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有不被餓死的能力。
在結束了這個小插曲之前,陳知文也曾去關心這個孩子母親的情況。
她是為什麼去世的?
陳知文希望能有一個答案,但是警察局的警官非常無奈的表示,現在警局也大幅度的削減了開支,現在警局對這些不是凶殺案的屍體根本就不會去進行屍檢,因為現在紐約城一天就會出現一兩百具各種各樣的屍體,如果法醫部門對每一具屍體都要進行解剖的話,那法醫從早忙到晚也忙不過來。
於是這個孩子的母親為什麼去世也就成為一個懸念。
不過根據陳知文當時的判斷,她應該是因為長期勞累產生的心臟驟停而去世的。
這件事情就此結束,南希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一切。
現在是聊正事的時候了。
這天陳知文特意讓南希早點回家,他有事情要和她商量。
於是南希在晚上七點多就回到家裡。
兩人很難有一起悠閒吃飯的機會,因為兩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作為醫生,聚少離多本來就是一種常態。
但是這件事很重要,所以陳知文也就讓南希抽出時間,兩人利用晚飯的時間來商討一下接下來的行動。
實際上如果陳知文要是想將這件事給曝光出來,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做這件事情。
但是現在自己是有妻子的,如果自己執意要去將腦前葉切除手術的真相給曝光出來,自己還能回到國內,但是南希就很被動了。
出於對家庭的尊重,陳知文還是希望能從南希這裡得到一點啟發。
“你知道我最近在研究顱腦領域的手術,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件事,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陳知文給南希倒上紅酒。
“你以前有什麼事情不都是自己決定的,為什麼現在又要和我進行商量了?”
南希很少遇到這樣的事情,所以她還有點不適應。
“主要是這次的事情實在是太大了,我想去做的事情對我們的發展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