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要求這些兼職的售貨員賣多少錢,他隻在乎一件事,那就是收益。
每罐罐頭給五塊錢,至於能賣多少錢,那就是那些衛生員的事情。
陳知文同時還希望借助前線的那些戰地醫院。
士兵什麼時候希望去吃上一個牛肉罐頭?一般來說是受傷的時候。
受傷的時候,好多士兵就希望能有點營養來幫助恢複身體。
所以陳知文就希望前線的戰地醫生能要求士兵多去補充營養,到時候士兵自然就會想到牛肉罐頭。
戰地醫院的作用還不止於此,戰地醫院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充當陳知文這些貨物的儲存地。
戰場上哪裡最安全?首先是指揮部,其次就是戰地醫院,將貨物存放在這裡陳知文基本上不用擔心遭到損壞。
而且在這裡可以去對罐頭進行售賣。
陳知文還開發了一種新的罐頭包裝。
這個罐頭上將會標上傷員專用營養恢複罐頭的字樣,表明這些是用來當營養品的。
牛肉罐頭很多人是舍不得吃的,但是受傷之後終究還是要去恢複的。
這同樣也是創收的好方法。
陳知文的計劃很快就推行下去。
運輸上沒有什麼難度,畢竟自己之前的運輸公司還在,通過運輸公司的渠道就可以去進行售賣。
陳知文之前那也想著在日本國內去售賣牛肉罐頭。
在他看來,在上海,牛肉罐頭這麼受歡迎,那在日本這邊應該也不會差。
但是他這次的想法是徹底落空了。
不管在日本國內還是在日占區,牛肉罐頭這種東西都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上海還有一批中產,這些中產還能嘗個鮮。
但是在日本國內,兩極分化的趨勢是越來越重。
牛肉罐頭這種東西因為不是生活上的必需品,所以並不在消費者的消費範圍之內。
大家都希望能將這筆錢拿去買更加實用的肉類。
豬下水雖然說吃起來有股味,但是這至少也是難得的肉。
所以福報罐頭在日本國內並沒有受到更多的歡迎。
在得知罐頭不受歡迎之後,陳知文也明白這個可能,所以他隻是轉變了銷售的方向。
反正現在的生產已經快要忙不過來了,少一點銷售的渠道那也無所謂。
在陳知文的工廠內,現在已經有好幾千位工人在工廠內工作。
有些工人是負責食品加工,還有些是負責對牛肉進行灌裝。
張福來在工廠裡正式開始工作已經有好多天了。
在工廠裡,張福來終於感受到原來自己還是一個人,原來自己不是牛馬。
其實陳知文的工廠提供的待遇是幾乎沒有的。
張福來這些從中國內綁過來的勞工沒有工資,但是大家對這一點沒有幻想。
大家的身份是俘虜,是最低級的勞工,而不是什麼其他的身份。
在福報食品廠,他們得到了乾淨的住處,一個小房間裡是上下床,八人間,每個人甚至得到一個能用來放東西的小櫃子。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