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線的資金問題,現在這些轉移到後方的學校經費都不能夠及時的發放。
有些學校有讚助資金,還能用以前的資金來維持學校的運轉,但是還有好多學校是沒有資金的,經費都是靠上麵下發。
現在經費困難,老師們的工資總是會出現被拖欠的情況。
而且還有一點,錢是在貶值的。
以前的法幣非常堅挺,一百塊錢就能買到兩頭牛,但是現在的一百塊錢隻能買到一頭豬。
好多人都感受到自己的錢已經越來越不值錢了,要是繼續這樣發展下去,自己每個月的工資讓自己活下去都是一種困難的事情。
於是好多老師也就出去自謀出路。
比起在學校裡賺法幣,還不如在外麵開診所當醫生去賺黃金。
所以現在選擇留下來當老師的醫學院老師無疑都是真正的醫學教育工作者。
但是這還不是對醫學教育最大的打擊。
現在最大的打擊是醫學這個專業不是最熱門的專業了。
有誌青年為了報效祖國,紛紛去選擇當飛行員或者去軍校當兵。
參軍入伍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
而且現在社會上的宣傳就是認為學習工業造槍炮,才能打倒小鬼子,所以優秀的學生都去學習工科專業,願意學醫的一下子就變少了。
不要說新生了,就連在醫學院中的老生都有了新的想法,認為這個時候繼續學醫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還是去報考軍校比較實在。
戰爭的局勢其實大家都能看到。
雖然國府也算努力,但是這些努力並沒有換來應有的結果。
兩年的時間大量的領土被侵略,而且這些地方都是最精華的地方。
其實雖然說大家還在堅持抗日,但是消極的思想還是會在下麵傳播。
學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經過至少五年的學習之後,還要經過好多年的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中國還存在嗎?
如果中國不在了,自己學醫還有什麼意義嗎?
醫學院留下來的老師也明白這個事情。
如果戰爭失敗了,那這些醫生將會失去用處。
日軍在東北的統治大家都是能看到的,在南京的屠殺大家同樣也能看到。
所以在兩方麵的衝擊下,這些醫學院也是相當的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陳知文要成立一個針對兩國醫生的培訓班。
在中村派內部,陳知文一直在呼籲作為醫生一定要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