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些從美國過來的工人在美國隻是最低等的人,但是在這裡,他馬上就能成為一位高貴的紳士。
就連吃飯都是要高人一等。
看工人吃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你可以從工人吃飯的樣子中感受到這些工人旺盛的生命力。
陳知文從來都沒有克扣工人待遇的習慣。
在對醫院手術室進行改造的過程中,他都是要求對工人一定要好好的去招待。
對這些從市場上召集過來的建築工人,陳知文也不會在意在夥食上多花幾塊錢。
所以現在能來這邊的工人享受到的待遇絕對是現在工人中最好的。
豬下水這種東西,不管是現在還是在未來,對於普通的工人來說都是非常奢侈的東西。
因為這是肉,是能吃到肚子裡的肉。
給工人做飯這件事交給了醫院的大廚。
陳知文特意交代,正常的去做菜,不要去在工人的待遇上克扣什麼。
於是醫院的大廚直接買了一副豬下水。
這一副豬下水將是這些工人一個星期的夥食。
豬下水被送來之後,大廚就展現出自己的廚藝。
對付豬下水絕對是要看大廚的手藝。
手藝不好,豬下水的腥味是去除不掉的。
在這裡自然是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作為陸軍醫院的大廚,這裡是絕對不會缺少各種調料的。
在日占區,有一個東西一直是在日軍的掌控中,那就是鹽。
食鹽這種東西在現在看來已經是隨處可見的,但是這東西在當時可是少有的戰略物資。
為了更好的控製手下的百姓。
日軍對食鹽進行了嚴格的控製。
廣大的華東地區,每個良民的食鹽額度每個月隻有兩百克。
這兩百克的食鹽對一個成年人來說是絕對不夠的。
因為日常的消耗,成年人對食鹽的消耗是非常驚人的。
況且往往標準和實際永遠都是有差距的。
隻有那些親善人士能得到足額的兩百克食鹽,對於普通人來說,真正能到手的鹽應該也就一百克左右。
這對普通人來說是絕對不夠的。
這就導致這些工人大多數情況下很難得到食鹽的供應。
不過日軍對食鹽的限製自然是限製不到自己人身上。
外麵食鹽價格很貴,是因為有製度的限製。
但是在醫院裡,陳知文基本上是鹵味不斷,而且因為醫生是重勞力,所以吃飯都是偏鹹口的,這讓他們的食鹽攝入是絕對達標的。
對陳知文來說這是最尋常的安排,不值得一提,但是對這些來工作的工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他們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吃到鹹味了。
在日占區,這些工人想要去吃點好的都不容易。
因為製度,南京城內的商業可以說是異常的蕭條。
和北平一樣。
下麵的小攤販失去了生意,隻能用最難吃的混合麵去做一些所謂的小吃。
這種小吃中沒有油也沒有鹽,所以很快這些小攤販就失去了生意。
這是手術室工程開展的第一天。
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人來到食堂,他們對小鬼子能給他們吃什麼這件事上比較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