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文對這個結果也是相當的詫異,他在搞這個任務之前,預計這裡麵最優秀的應該會是來自東京帝國大學的,但是現在一個東大的死對頭成為了班長,這個培訓班以後肯定是要熱鬨起來的。
這位來自京都帝國大學的醫生名為田宮颯仁,這位田宮颯仁出身華族,但是對醫學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選擇去研究醫學。
但是人家的醫學天賦確實是相當的厲害,在從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他就去了軍隊裡擔任軍醫。
這位田宮颯仁也是相當的年輕,隻比陳知文大兩歲,但是人家現在也是少佐軍銜,未來可期。
這位田宮颯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所以他選擇來陳知文的培訓班接受進一步的教育。
畢竟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而且田宮颯仁為了參加陳知文的培訓班,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首先就是前途的問題。
他所在的部隊是將要上戰場的部隊,在上戰場之前離開前線,這無疑會被認為是逃避行為。
要知道田宮颯仁現在可是少佐,未來要是按照發展的軌跡,絕對是能成為高級軍官的。
但是田宮颯仁對成為將軍這件事並不是很感興趣。
他更喜歡從事醫學這種需要天賦的工作。
在田宮颯仁看來,日軍的高層軍官全都是一些廢物,放條狗在將軍的位置上軍隊的運轉也不會出現什麼偏差。
所以在麵對離開時上級的暗示,田宮颯仁就當做沒看見。
陳知文從田宮颯仁的手術方案中看到了田宮颯仁的天賦。
於是他在下一次上課前將田宮颯仁任命為培訓班的班長。
陳知文給了這個班長很大的權力。
這個班長將會得到製定學習計劃,安排學生分工,參與教學的權力。
在得知一個京都帝國大學的居然能擔任班長之後,其他的來自東大的學員坐不住了。
但是在衝突發生之前,陳知文及時的將這場即將發生的衝突給製止了。
“田宮颯仁同學確實是你們之間對手術理解最多的學員,所以我任命他為班長,如果有誰不滿,可以在下一次的作業中打敗他。”
現在這些日本學員最大的優點就是服從。
服從上級的命令。
既然陳知文發話了,他們自然也不會違抗陳知文的命令。
但是他們已經做好準備,從田宮颯仁手中將班長的位置給搶回來。
陳知文其實對一件事是非常遺憾的。
培訓班中有五十多位的中國學員,陳知文其實希望能從中發掘出一些有天賦的醫生。
但是很可惜的是,來到這裡的學員或許是有創新有天賦,但是更多的還是一種中庸。
不敢創新,是這些來自中國學員的最大問題。
但是陳知文相信一件事,自己將會把這些醫生培養成火種,用這些醫生推動中國未來的醫學發展。
陳知文對田宮颯仁的手術方案進行了修改,然後帶著學員開始了手術之前的案例分析會。
這場案例分析會不應該說是分析會,而是一場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