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自己的殺傷率,日軍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
其中有一個方案就是在子彈的彈頭上塗毒藥。
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加對麵敵人的傷亡率。
但是這種設想隻是一種設想。
因為當時還沒有什麼毒藥能通過這種方式進入人體。
子彈被射擊的時候,通過後麵火藥推動和前麵與空氣的摩擦,溫度在短時間內能達到三百度。
三百度的高溫使得蛋白質毒素在短時間之內就失去活性,而化學毒素也在這一過程中失效。
而且這種彈頭的使用太過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傷害到下麵的日軍普通士兵。
但是在研究過程中,日軍發現了一個新的辦法
那就是用生鏽的鐵片製作成彈頭的填充材料。
小黃身上的殘留的子彈就是這種情況。
子彈在小黃的體內產生了感染。
雖然說在之後及時的去進行了消炎,但是體內的組織依然產生了病變。
在這種情況下,陳知文也是非常的無奈。
他之前還想著做手術的時候精神一點,儘量去保障小黃的手術後恢複。
但是現在看來這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了。
手術室裡有幾個學生在充當陳知文做手術的助手。
“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在這種情況就是非常棘手的。你們以後再做手術的時候需要將組織上已經壞死的部分進行切除,要不然以後很可能會出現更加嚴重的情況。”
陳知文指了指那塊已經出現病變的部位,給學生介紹道,“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裡的病變,我之前還想著要去小心的進行手術,現在看來我是不用那樣小心了,因為這個病人這一塊就需要及時的切除的。”
陳知文對此很是遺憾。
但是手術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在對這一塊進行切除之後,陳知文還是將剩下的組織進行了修複。
但是這種修複顯然隻是一種象征的意味。
手術結束之後,等在手術室門口的隊長迫不及待的問道。
“中村醫生,小黃他怎麼樣了?有恢複的可能性嗎?”
陳知文也不去說什麼,他隻是將切下來的病變部位給隊長看了一眼。
“我很遺憾,沒有去完成這樣的手術。”
隊長不懂醫學,看不懂陳知文端著的組織是什麼意思。
“你看這塊,是不是有些發黑?而且還有暗紅的顏色?”
陳知文給隊長進行了一番介紹。
“我在做手術開刀之前確實是想著要儘量的為小黃恢複能力,但是很遺憾的是,當我打開視野之後,發現裡麵的情況確實是非常糟糕的。首先就是被子彈擊中的這一塊。”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