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架飛機一次飛行就要消耗十幾噸的燃油,現代飛機場儲備燃油也不過上百噸。
這就要求日軍的飛行員一定要精打細算。
因為下一批的飛行燃油至少要一個月以後才能運送到這裡。
日軍不是飛行燃油的生產者,隻是燃油的運輸工。從美國買來飛行燃油,然後再分配給前線的飛機。
日軍雖然說是在有意識的去多購買飛行燃油,但是美國方麵顯然是要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美國方麵雖然說在向日本售賣物資,但是他們希望將戰爭控製在自己規定的範圍之內,不希望戰爭擴大化,所以通過限製日本的物資供應來限製戰爭規模。
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至少現在讓日軍隻能去有意識的控製下麵的飛行計劃。
這次物資運輸任務,日軍就又開始猶豫起來。
按理來說,用飛機去運送物資,至少需要有幾架戰鬥機在旁邊護航,防止國軍的飛機趁機進行偷襲。
但是現在的情況擺在這裡。
經過後方參謀們的計算。
要是讓戰鬥機帶上彈藥進行護航,那剩餘的飛行燃油將會在三天半的時間內被消耗光。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前線的日軍就要遭殃了,因為他們將會徹底的失去物資來源。
況且這幾天前線需要的物資數量是越來越多,不僅是要食物和彈藥,前線還要求後麵要給他們多送一些軍服,因為現在前線的士兵中還有很多人沒有衣服穿。
這是一件讓人非常尷尬的事情。
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淌水過洪水的,這些士兵身上的衣服早就已經濕掉了。
有些士兵為了活命直接將自己身上的衣服給脫下來,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身上的負重。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讓不少的士兵在過洪水的時候節省了體力,但是這樣做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這些士兵沒有衣服穿。
前線三萬人,衣服不能穿的或者沒有衣服穿的已經超過了五千人。
前線的指揮官可不會去管這些事情。
畢竟後方的日軍高層就沒有告訴他們現在的情況。
他們依然認為就算沒有打通交通線路,強大的日本航空兵部隊也能保障他們的物資供應。
但是現實還是有些讓人無奈的。
日軍的飛行員現在已經是滿負荷的去進行運輸任務。
畢竟飛機起飛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日本飛行技師在對待飛機的檢修任務上確實是非常的認真,但是奈何工作時間屬實是有點太長了。
在飛機降落之後,地勤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的對飛機進行一係列的檢修,這樣的檢修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而且這個時間還是不能縮短的。
如果日軍能有一支強大的後勤團隊,那這些運輸機的檢修也能得到保障,但是奈何現在日本的理工科人才那是相當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