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麩原本是用來喂豬的,但是現在被他們當成了不得的賞賜,賞賜給下麵的百姓。
而且這批麥麩很少,一個人隻能分到幾斤。
這一個星期裡,百姓就要靠這種飼料活下去了。
大人吃這些東西還能活下去,畢竟雖然說是麥麩,但是這裡麵還是有一些營養的。
但是這是對大人來說,對孩子來說吃這些東西就要遭罪了。
孩子的腸胃比較嬌嫩,根本就消化不了這些東西。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吃麥麩熬製的粥,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不餓肚子。
有些孩子是第一次吃這樣的東西,在吃下這些麥麩粥之後就開始起反應了。
不是因為吃麥麩出現問題,而是因為這一批麥麩本來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為什麼會好心的把麥麩給下麵這些百姓吃,難道是因為鬼子有什麼善心嗎?
其實並不是如此,隻是因為這批麥麩已經不能吃了。
這批麥麩原本是後勤部隊設置在前線,給牲口食用的飼料。
這些飼料在前線被洪水給浸泡過,給牲畜吃是要生病的。
所以後勤部隊的軍官將這批麥麩給報廢。
畢竟這些麥麩被洪水浸泡過,有被汙染的風險。
這些麥麩大多都是用麻袋裝起來的,好多都已經出現粘連,這些變質的食物本來應該徹底報廢,因為食用這些東西很有可能會導致瘧疾,所以需要進行嚴格的銷毀。
但是當憲兵司令得知現在居然有這樣一批糧食之後,根本就不管這批糧食能不能吃,直接下發給下麵的百姓。
憲兵司令想的很好,要是這批糧食將下麵這些刁民都毒死最好。
他無時無刻不想將那些刁民給消滅掉,因為在他看來,這些百姓,除了浪費資源,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作用。
與其在他們身上浪費糧食,還不如借這個機會將他們給毒死。
但是礙於所謂的社會輿論和上麵提出來的大東亞共榮思想,他終究還是隻能將這個想法放棄。
但是不能大規模的屠殺不代表他不能去搞一些小動作。
所以他用一種賞賜的樣子將一些根本就不能吃的麥麩分配給下麵的那些市民。
這些市民也是相當的命苦。一人分到幾斤麥麩,看上去還行,但是麥麩這東西的養分不夠,不管吃多少都很滿足身體的需求。
幾斤麥麩看上去不少,實際上也就能讓小孩子吃飽一點。
所以家家戶戶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飯桌上隻有孩子和男人麵前有一碗麥麩飯,女人和老人麵前大多隻有一碗稀湯。
給孩子吃是因為孩子還在長身體,給男人吃主要是因為男人白天還要出去工作。
應該是家庭的未來,一個是家庭的現在。
人這種東西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大的,雖然說麥麩有毒,但是對男人來說隻不過是小菜一碟。
常年的饑荒還有各種災害早就已經讓人鍛煉出一副鋼鐵一樣的腸胃。
但是孩子不一樣。
對在吃完飯之後,沒過多久就出現了肚子疼的症狀,而且還上吐下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