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麵的領導看到陳知文申請的課題之後,非常的驚喜。
因為這個課題如果能有成果,可以增加前線那三萬名日軍的戰鬥力。
在確定陳知文有這個能力之後,上麵就同意了陳知文的請求,他們希望陳知文能儘快的對這些症狀進行研究,為前線的那些士兵減少負擔,提高前線那些士兵的戰鬥力。
但是陳知文是這樣的意思嗎?
他顯然不是為了拯救前線的那些日軍,畢竟自己也是那些日軍被圍攻的罪魁禍首之一。
要不是自己在後麵通風報信,國軍還不知道日軍的後勤壓力已經到了極限。
陳知文在對那些麥麩裡的細菌進行采樣之後,發現這裡麵已經成為一個大雜燴。
誰也不知道這些細菌裡麵到底是誰在起作用,隻知道在這些細菌的綜合作用下,吃了麥麩粥的孩子們都出現了嚴重的症狀。
不過還好現在的症狀還可以通過藥物來治療。
陳知文這一波收集了一百多個孩子,在對這些孩子進行統一的輸液之後,這些孩子的情況終究還是得到了緩解。
食物中毒的症狀其實是很容易緩解的,隻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花一些錢。
對有錢人來說,這就是一件簡單的小事情,但是對這些在溫飽線上掙紮的百姓來說,錢就是命。
陳知文其實補貼的錢也不多,一人也就幾十塊錢。
幾十塊錢對某些人來說不過是早上的一頓早飯,但是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條人命。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歡喜並不相通,這種隔閡就體現在這。
當陳知文在救人的時候。
前線的情況又出現了新的進展。
日軍高層之前一直在宣稱是三萬日軍,他們其實也希望去精確的調查一下現在還剩下多少的日軍。
但是有時候還是不知道為好。
日軍高層知道,要是自己現在知道了前線的具體傷亡情況,可能連睡覺都睡不好了,所以他們一直都拒絕去了解真實的數據。
再加上現在日軍的傷亡人數每分鐘都會有變動,這邊收集完,那邊說不定就要多出幾個甚至十幾個數據。
但是現在日軍高層終究還是要麵對這個情況。
因為現在要根據剩餘士兵的數量來決定下一階段的任務。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前線是否會將真實的數據往上彙報。
其實前線的指揮官每天都在收集人數信息,因為他在前線指揮需要有第一手的兵力數量信息。
這幾天鬼子士兵的數量是在每天幾千幾千的減少。
有是在戰場上被打死的,但是更多的是因為疾病而病死的。
戰場上是濕漉漉的,因為沒有大雨,但是一直是有小雨。
這裡不是江南,但是依舊是陰雨綿綿的天氣。
在這樣的天氣下,這些鬼子士兵曬不到太陽,病情也是越發的嚴重了。
因為空氣濕潤,所以食物也沒辦法得到很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