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他們看來,三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算什麼。
日軍高層希望有一個更加經濟的辦法,所以他們選擇了這樣去解決前線的難題。
以前我們需要去救援,所以要花費大價錢去給前線的士兵送物資。
但是我們現在不需要去救援了,前線剩餘的這些士兵我們就當沒有出現過,等道路打通之後,派部隊反攻過去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自己橫豎都不會失敗。
在這樣的想法下,前線的士兵自然也就得不到以前的待遇了。
但是在放棄這些士兵之前,日軍高層還是希望能讓一批人逃出來。
那些軍官還有就是技術人員。
要知道前線被包圍的是一個加強的師團,一個師團不僅有下麵那些步兵,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兵種。
首先就是軍醫這樣的技術軍官,這些技術軍官比較稀少,培養起來還非常麻煩,屬於必須要回收的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炮兵和通訊兵。
優秀的炮兵是日軍損失不起的。
在這個師團中,還有一個完整的重炮旅團,這樣的旅團在前線也就隻有幾個。
有些是可以放棄的,但是有些是不能放棄的。
所以上麵希望能製定一個方案,將該帶回來的給帶回來,帶不回來的就放在那不去管他們。
旅團長這樣的高級智慧軍官肯定是要帶走的,畢竟這樣的人才很難培養出來。
但是石川和也這支隊伍的旅團長在統計完手下剩下的士兵之後,突然就不想走了。
因為他的旅團中隻有上麵那幾個在人選名單裡,其他的士兵都要被要求留在原地,建立陣地阻擊後麵的國軍。
也就是說自己的旅團將會全軍覆沒。
這對他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因為日軍那該死的軍隊建製方式,所謂的手下其實全都是他的老鄉。
旅團長雖然說是一名軍人,但是他更是一個人。
這些手下死在戰場上他隻會為他們感到驕傲,但是這一次就算他們戰死在戰場上,也不會有任何的榮譽。
畢竟他們是在一場敗仗中犧牲的。
旅團長不知道當自己回到家鄉,當家鄉的鄉親們問起自己孩子在前線的情況時,自己應該怎麼去回答。
難道自己要告訴他們自己的孩子是勇士嗎?
但是事實上自己的話根本就不管用。
在得知這些手下要去做炮灰之後,旅團長也帶著希望去問了上麵。
“如果士兵在殿後的戰鬥中犧牲了,他們將會是什麼待遇?”
他以為這些殿後的戰士們終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但是旅團長低估了上麵的冷血程度。
上麵給他的回複很簡短。
“失蹤!”
看到失蹤這兩個字之後,旅團長就明白下麵的這些手下應該是死都不能瞑目了。
畢竟失蹤意味著找不到屍體,找不到屍體就意味著你是投降了。
或許日軍在設置這個失蹤類型的時候並不是這樣想的,但是在民間,大家總是會將失蹤和投降聯係在一起,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
在得知自己手下的下場之後,旅團長不敢去接受這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