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了幾天之後,陳知文終於是適應了這種程度的運動。
其實他也明白,關東軍是在草原上和人家大熊國作戰的,在草原上,那肯定是以騎馬為主。
陳知文其實也去騎了一下日本所謂的東洋大馬,雖然說東洋大馬身高能達到一米七,騎起來速度要比大熊國軍隊使用的戰馬要高上很多,但是在實際戰鬥中,日本的本土東洋大馬適應能力顯然是不行的。
蒙古馬能去吃草原上的草,但是東洋戰馬做不到這樣。
因為他們的腸胃要更加嬌弱。
這就給日軍的後勤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首先就是飼料問題。
東洋戰馬是日軍上下所有軍官士兵的心頭好。
因為這種馬長得是非常的雄壯,關鍵是價格那也是相當的不菲。
光是日軍自己內部的培育成本就達到三千日元一匹。
這三千日元可不是現在的日元,而是戰爭還沒有開始之前的日元,當時的日元價值堅挺。
陳知文作為大佐,到了那邊肯定也能分到一匹東洋大馬,但是他不希望去騎這樣的大馬,他更希望去騎那種蒙古的本地馬。
那種蒙古馬雖然看上去身高不是很高,隻有大概一米三左右,但是對陳知文來說這樣的馬可以讓他在戰場上有更多的生存機率。
因為已經確定要在前線負責戰地防疫工作,所以陳知文也是提前去查找資料進行研究。
他很快就意識到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蚊蟲問題。
蚊子看上去隻是有些討厭,總是在人身上咬出幾個大包。
但是蚊子的危害可不隻是這樣。
最關鍵的是這些在野外的蚊子,很有可能會在士兵中導致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因為陳知文是負責戰地防疫工作的,所以在他看來,他需要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蚊蟲叮咬的問題。
但是這也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那就是日軍在這方麵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他們隻能去采取一些土辦法,用煙來驅趕蚊蟲。
這樣做可能確實會有點效果,但是在陳知文看來這樣去做的效果其實是非常微小的,甚至說是毫無作用。
想要隔絕蚊蟲的叮咬,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士兵們配發蚊帳。
但是蚊帳這種在現在看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東西在當時卻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高科技產品。
日軍內部隻有軍官才能得到蚊帳的配給,下麵的士兵是得不到這樣的對待的。
為了讓下麵的士兵也能睡個好覺,陳知文覺得等自己去關東軍之後一定要讓關東軍對蚊帳這個問題加大重視。
但是陳知文明白,關東軍顯然是不會聽自己的意見的,所以他隻能對下麵的那些士兵表示抱歉。
不是我不想爭取,而是上麵不允許。
在南京準備的這段時間裡,因為他並沒有去隱瞞自己的情況,所以隱藏在陳知文身邊的情報人員也是得到了一些關鍵的信息。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