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廚師這個職位在當時確實是一個非常麻煩的職位。
首先就是時間不固定。
就拿陳知文坐的這列火車為例,在火車上為了保障乘客的用餐需求,是一共配備了兩位廚師。
一位是中餐廚師,另一位則是從日本本土請過來的西餐和日餐廚師。
給普通乘客提供餐食是在正常吃飯的時間段內,但是給陳知文這樣的大人物服務就是要隨時待命。
陳知文的三餐是非常標準的。
除了三餐正餐之外,他很少會去吃什麼額外的食物。
但是下麵的學員就不是這樣了。
因為他們現在還是在學生階段,所以喜歡借這個機會去聚聚餐。
陳知文有單獨的包間,一天三頓飯都是服務員送進去的,房間除了有點小,其他的設備應該說是一應俱全。
但是他的這些學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畢竟他們還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
因為學員們隻是一些中佐和少佐,所以他們被安排在軟臥包廂中。
軟臥包廂是四人一間,非常適合去一起吃一些東西。
他們在火車上經常是聊天吃東西到三四點鐘才睡覺。
這就苦了火車上的廚師。
但是對於那個廚師來說,能在火車上有一份工作已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
因為給火車供應的食材都是新鮮的食材,所以經常會有一些剩餘的食物。
雖然說廚師隻能是從中挑出一些邊角料,其餘的東西都是被車上的日本工作人員給瓜分掉,但是能有這些食物已經相當不錯了。
在彆的孩子還在吃混合麵的時候,廚師的孩子已經能吃到一些油炸的肉類。
也就是在火車上,廚師能偷偷的用火車上的油去做一些吃的帶回家裡。
畢竟在這個年代,油脂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東西。
為了自己的孩子,雖然說在火車上工作非常的累,但是這個廚師也是依舊在堅持著。
陳知文這個火車上的廚師是魯菜的廚師。
魯菜本來就對食材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用在這上麵也正好合適。
陳知文這些天吃到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他要在火車上待七天的時間,在第三天的時候甚至吃到了一罐老母雞湯。
為了燉湯,廚師也是費儘心思,用了六七個小時,才完成這道雞湯。
隻是陳知文對這些吃到的東西並不感覺有什麼奇特的,他畢竟也不是什麼食客,隻是感覺這些食物都是非常鮮美的。
卻不知道在這些食材的背後都有什麼樣的流程。
拿陳知文吃到的魚肉來說,陳知文看似吃到嘴裡的隻是普通的鯛魚,但是實際上這裡麵蘊含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辛勤勞動。
在北海道的漁船上,一些婦女正在辛勤的勞動。
因為家裡的男人都被征調去了前線,所以維持生計的事情就落在這些婦女身上。
在這個年代,下海捕魚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為漁網操作需要很大的力氣,所以下海都是男人的事情,而女人則是在家裡縫補衣服,收拾家務,編織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