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他做完早飯之後奶奶還是沒有起來。
孩子以為奶奶生病了,於是想將鄰居給叫過來,把奶奶拉過去看病。
但是走了好幾戶人家,幾個鄰居家裡都隻剩下一個小孩子。
在這個小漁村中,隻要是有勞動能力的都已經下海去捕魚了。
因為要是不下海,一家子都會沒有飯吃。
孩子找到了村長家裡。
“你怎麼又來了?”村長不需要下海去捕魚,因為他是負責收魚然後進行登記的。
當那個村長看到幸子的孫子站在他的門口,有些詫異。
“我奶奶生病了,請您去看一看她吧。”
於是村長就和孩子一起去看幸子的情況。
村長來到幸子家,發現床上的幸子已經死去一段時間了。
幸子的眼角還帶著淚,村長將幸子的眼淚擦掉。
旁邊的孩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眼巴巴的看著村長。
村長確實有那麼一瞬間想要將這個孩子給收養了,但是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個年代,誰都不容易,多一個孩子,自己的孩子就要少吃飯了。
村長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將真相告訴給孩子。
“孩子,你的奶奶已經去了天上,現在就剩下你一個人了。”
孩子點點頭,才六歲的他不知道什麼是死亡,但是他明白,自己以後應該是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奶奶了。
村長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這個孩子。
雖然他不能將孩子給收養了,但是並不代表他不希望這個孩子能有一個未來。
小漁村裡一共才五十多戶人家,大家在這裡朝夕相處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曆史了。
在這麼多年以來,這些人家內部嫁娶,早就已經成為血緣上不可分割的親人。
但是再濃厚的血緣關係,在現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也會變成陌生人。
村長明白隻是靠大家的幫助,這個孩子應該是長不大的,所以他需要將孩子送到縣裡的福利院去。
於是在讓孩子飽餐一頓之後,村長就騎上自行車,將孩子帶到縣裡的福利院,希望孩子能在福利院裡長大成人。
但是他顯然不明白這所謂的福利院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在這個連自己都快要養活不起的年代,福利院這種完全就是累贅的機構又怎麼能得到幫助呢?
縣裡的福利院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縣裡的財政幫助。
作為官方的福利院,這裡會得到來自政府的幫助。
在正常的年代裡,福利院還是能得到一些幫助的,畢竟在正常的年代裡,沒有在軍隊上的大額開支,政府也是樂意給這些公益項目進行補貼。
而且很多有錢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善良,也喜歡給這些公益機構捐款捐物。
在那些時候,福利院裡的孩子們在生活上想要吃飽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奈何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在戰爭年代,連政府裡的工作人員工資都不能及時的拿到手,更不要說這些給福利院的經費了。
所以福利院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得到過經費。
以前還有愛心人士會過來送一些物資,但是現在這些愛心人士也已經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