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信也不了解後勤方麵的事情。
他以為等到開戰之後,前麵的戰地醫院用藥需求量就會飆升,到時候陳知文的工作量也會上升。
但是實際上藥物消耗有其特殊性。
其實醫療物資後勤隻有在開戰之前會忙碌一點,因為在開戰之前需要將預計需要的醫療物資給配齊。
但是等開戰之後,這方麵的後勤需求就會降低很多,除非前線發生了大變故,需要有特殊類型的藥物進行補充,否則是不會對藥物進行補充的。
畢竟士兵是耗材不值得在士兵身上有更多的投入,而軍官的用藥又是比較稀少的。
而且這更重要的是陳知文對此進行了研究,他發現日軍計劃的後勤運輸路線是非常的有意思。
陳知文認為等戰爭打響之後,如果這邊的空域被大熊國的軍隊給控製,那這些物資運輸根本就實現不了。
陳知文不是專業的後勤軍官,但是他也能看出日軍在後勤路線的安排上是非常的有問題的。
交戰地點在草原上,在草原上作戰就會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普通的車輛其實是很難在草原上行走的。
能在草原上進行物資運輸的其實隻有馱馬。
但是關鍵是關東軍方麵的牲畜其實是比較稀缺的,因為士兵對肉食有巨大的需求,同時飼養牲畜又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所以關東軍方麵預計能承擔在草原上進行物資運輸的運力是相當的稀缺。
問題不僅是這個,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鐵路問題。
為了節約鋼鐵,日本人在修建鐵路的時候就特彆喜歡去修建窄距軌道。
這樣的軌道主要是在日本人掌控的偽滿洲國境內,到時候如果想要將物資送到戰爭前線,還需要去借用在一段寬距軌道。
這就導致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就是他們需要在中途的車站上將貨物進行裝卸。
從窄距軌道的火車上將貨物卸下來放在寬距火車的軌道上。
這樣一來將會大大增加物資在運輸過程中的時間,到時候隻要大熊軍隊的飛機對關鍵的節點進行轟炸,就會導致日軍後勤線路的癱瘓。
所以到時候陳知文完全就是沒有事的狀態因為所有的物資都送不到前線上。
所以陳知文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去後勤部門。
對於陳知文的選擇,大島信也其實確實是有些詫異,畢竟醫術那麼好,為什麼不去前線救治傷員。
但是既然陳知文是這樣選擇的,他也不好去說一些什麼。
所以陳知文就這樣被任命為後勤部門的醫療物資運輸專員,全麵負責醫療運輸問題。
石井三郎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他被任命為關東軍防疫課的課長。
雖然名字上是去負責防疫的,但是實際上他是負責去釋放毒氣的。
在得知陳知文被安排到後勤部門之後,石井三郎還在那嘲笑陳知文,因為這確實不是什麼好去處。
後勤狗都不乾。
喜歡抗日:民國大醫生請大家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